这个济南下岗女工,创业后让205万人有了工作,还制订出国家标准

提起“阳光大姐”,在济南人几乎无人不晓。

但很少有人知道,打造”阳光大姐“的是一位济南下岗女工。十几年来,”阳光大姐“安置就业205万人次,培训了31.9万人,为201万个家庭打扫卫生 、做饭、带小孩子、伺候月子。

阻光大姐的”大姐“叫卓长立,官方的职务是济南家政服务品牌“阳光大姐”董事长。


这个济南下岗女工,创业后让205万人有了工作,还制订出国家标准

1982年,高中一毕业,卓长立就进入济南染织厂,成为一名女工。那时济南的纺织企业全国数得着,能进入染织厂,让很多人羡慕,相当于捧上了“铁饭碗”。
众所周知,那是一个改革开放热火朝天的年代。改革,让一些人受益,也让一些人受到冲击。
济南整个纺织行业,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染织厂成了济南大型国企第一批破产的企业。
以为捧上“铁饭碗”的卓长立成为那个年代下岗大军中的一员。
多人下岗后,除了唉声叹气就是抱怨,卓长立不一样,锅炉工、洗衣工、服务员等,她什么工作都干。
后来,她看到当年的姐妹们也都没有了工作,就带着十几个下岗职工,一起凑了26万元,承包了一个“天午宾馆”的宾馆。
这是她第一次创业。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把宾馆干得红红火火。十几年后,她的宾馆已经增长到了6家,有好几百个员工。用她自己的话说,“一觉睡到自然醒,一开抽屉几叠钱”。她也成了创业明星、再就业明星。


这个济南下岗女工,创业后让205万人有了工作,还制订出国家标准

2001年济南市妇联创立阳光大姐

舒服的日子刚了过了一段。2004年,济南妇联找到她,希望她接手“阳光大姐”。这是一个为了下岗女工创办的机构,主要的业务是提供家政服务,当时已经成立3年。

自己曾经是下岗女工,也曾经因为下岗而苦闷、焦急过。她知道下岗女工找不到工作、生计无着落的艰难。于是,她接手了“阳光大姐”。

卓长立开始了第二段创业历程。

当时,其实直到如今,很多人还认为,家政服务就是简单的做做饭、看看孩子、扫扫地擦擦门窗等。但卓长立看到的是,如何把这些标准化。

她把家政的每项工种都细化,然后标准化。比如切土豆丝,他们的标准是五公分长,两毫米厚。

这个济南下岗女工,创业后让205万人有了工作,还制订出国家标准

很快,他们制订出了一系列的企业标准,在这些标准的基础上,他又制订出山东省地标标准,甚至国家标准。到目前为目,“阳光大姐”制订出了1100项企业标准、9项山东省地方标准、7项国家标准。

阳光大姐也从最初的12平米小屋,发展到了200多连锁店。

最近几个,移动互联让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到了手不离机的地步,卓长立马上意识到,即使做看似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家政,也应该跟上最新的技术、潮流,特别是互联网。

​除了网上预订家政、付钱等在很多行业常见的网络应用外,考虑到很多人对上门服务的家政人员不放心,他们与公安部身份验证中心联合开发了一个“家政服务诚信平台”,平台是与公安系统联通的,人们能查到家政人员所有信息,包括犯罪记录等。平台还应用了济南当地一家人脸识别技术公司的技术,通过人脸识别对家政人员进行身份验证。

很难想像,一个下岗女工,在很传统的家政服务业,也玩起了“互联网+”。

真印证的一句话,只要用心、坚持,没什么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