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为脱贫攻坚书写“大爱”诗篇


驻村干部为脱贫攻坚书写“大爱”诗篇


驻村干部

(一)

驻村帮扶近九年,苦尽甘来汗满衫。

串寨访贫入门户,田间地头话平安。

产业调整带民富,促膝交谈谋发展。

精准施策拔穷根,袖子撸起加油干。

斗古麻乍观风海,野鸡河畔双胞潭。

半边山麓畴众志,白岩脚下乐亦欢。

云海龙街民心聚,一颗红星志更坚。

圆梦必趁今朝早,决胜小康战正酣。

(二)

二零一九好年庚,帮扶干部齐上阵。

离家别眷道难行,克难攻坚要认真。

扎根基层接地气,扶贫精准暖乡村。

干群凝聚刨穷根,助推小康致富门。

激情满怀赴远征,烈火热血写青春。

昨年上榜群英谱,不负时光不负卿。

民情日记千行泪,吃苦操劳献忠心。

初心不忘继续行,身在红星报党恩。

驻村干部为脱贫攻坚书写“大爱”诗篇


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走出办公室

走进偏远的小山村

自驻村以来履行好职责

认真学习党的指导精神

学深吃透各项惠民政策

召集群众进脱贫攻坚讲习所

新的思想武装了时代农民

新时代农民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贫穷不可怕但要艰苦奋斗

用自己的辛苦勤劳带领群众

拔除“穷根”奔小康

第一书记宣传党的政策

宣传利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智慧感动群众

初春播下希望的种子

期待美好未来

金秋时节累累硕果是村民的收获

丰收果实是驻村最好的嘉奖

基层组织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是同步小康最有力的保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团结力量动员群众把富致

首看党员干部如何把范示

坚强战斗堡垒在基层

基础扎实万丈高楼平地起

村支两委齐心协力携手并进

带领群众改天换地把贫脱

产业发展助农致富增收好思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村社一体”

户户都有增收的发展项目

人人都有脱贫的致富门路

不把贫穷赶跑何谈共同富裕

抓好产业发展离不开“八要素”

振兴农村经济首要选择产业

培训农民一定要有技术服务

筹措资金后就要看组织方式

产销对接紧紧抓住利益联结

基层党建引领示范带头作用

山沟沟里也能产销农特产品

山货走出大山走进各大城市

勤劳的汗水滴进黄土地

化作精神饱满的食粮

科学脱贫精准脱贫有效脱贫

一户一政策一户一办法

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建设小康社会

咱们一起加油鼓劲

驻村干部为脱贫攻坚书写“大爱”诗篇


驻村帮扶手记

弹指一挥间

已走过近九年驻村帮扶路

往事历历在目

还清晰记忆帮扶前夜

辗转反侧彻夜无眠

思索如何帮助父老乡亲

首次扶贫

一个清晨阳光洒满大地

当我激情满怀地

踏上脱贫攻坚征程

内心充满了无比自豪与欢欣

为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为了人民我认为无尚光荣

走村串寨这家门出那家门进

往返于困难户家中

访贫问苦了解实情

大爷你家几个人

大娘你家几亩地

一句句暖心话语亲切而温馨

感动了贫困线上挣扎的乡邻

拉近了干群彼此之间的距离

双胞塘驻村

过完春节

只身来到双胞塘村公所

开始了驻村的日子

支书村长介绍了很多很多村情

洋洋洒洒讲的都是规划和发展

盛夏的到来

大棚蔬菜

飘出了沁人心脾的清香

夹杂着清新泥土的气息

红红的辣椒

在绿草丛中弯下了腰

圆圆的西瓜

躺在地上露出了笑脸

我站在小丘上

紧紧握着手中相机

射向双胞塘高矮的村庄

看见了遥远的峰峦叠嶂

看见了脚下潺潺的溪流

时光随着年轮渐行渐远

我仿佛看见了

马摆山的风车飞快地转

我仿佛看见了

马摆河的流水清澈见底

记忆挥之不去

久久萦绕在我脑际

驻村干部为脱贫攻坚书写“大爱”诗篇


野鸡河驻村

勤劳的村民在野鸡河两岸

挥舞着锄头敲打地面

不辞辛苦地在田间劳作

初春的大地一派繁忙景象

革命英雄卢嵩岚故居

隐约可见战争年代先辈们的身影

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沿着前辈的足迹

我又踏上另一个战场

拔掉“穷根”走共同富裕之路

这是历史以来

变化和发展最大的策略

扶贫济困

是优良的历史文化传承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奋斗

白岩脚驻村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经过坑坑洼洼的崎岖公路

到达目的地后

发现没有村公所没有办公地点

从此以后刻服一切重重困难

村民院坝田间地头和土坎

成了召开群众会议的场所

成了宣传党政方针的阵地

一年多的时间

淋泥烂路变成了康庄大道

村民行走和运输方便了许多

崭新的村公所耀入眼帘

白岩美酒

飘进了电视台新闻联播

一个个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把“贫困”一词渐渐抹去

致富带头人一个个站了出来

从此以后

村庄多了一批批“领头羊”

荒山新添了几千亩经果林

农户圈舍里多了些猪牛羊

临别时乡亲们依依不舍

我又踏上另一个脱贫攻坚战场

红星驻村

辞别妻儿和父母

再次来驻村

曲折蜿蜒路难行

只为一颗红心报党恩

年头年尾三年里

遍访红星整个村

张家的牛儿肥了

李家又多养了猪和鸡

调整产业愿民富

农民听了确实真

夜访农户话家常

人间冷暖知情况

一张干部走访登记表

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

因病因残因灾全记清

第一书记

扶贫专干包村干部

村支两委

群众致富带头人

大家一起齐上阵

脱贫不是空喊口号

脱贫不是空喊发展

脱贫要让群众亲眼看见改变

脱贫要取得真真正正的成效

在红星驻村的日子

夜晚的犬吠

打破了宁静的思绪

白天的辛劳

成了夜晚书写民情日记的题材

村民的笑靥

化作了扶贫干部工作的动力

产业发展大家一起理清思路

脱贫致富

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找出路

待到明年

全面同步小康建成时

今日的蓝图描绘

是打赢攻坚战最好的“助力”

驻村干部为脱贫攻坚书写“大爱”诗篇


扶贫“战友”

战友啊战友

起床了打卡了钉钉签到了

洗漱洗漱吃饭下队

朝阳升起雀鸟齐鸣

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

大地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日复一日向着同步小康的目的

扶贫“战友”

没有粗犷的豪言壮语

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

却有一颗为民办实事的热心

走访群众了解村情民意

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镜头

记录下辛勤耕耘的这块土地

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每个扶贫干部

只是千千万万“战士”中的一员

烈日炎炎刮风下雨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用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坚守岗位

用昂扬的姿态担起历史的责任

揣着为民爱民亲民的感人情怀

奔走在田间地头以及村村寨寨

扶贫“战友”

深入群众掌握村情民意

怀里揣的“口袋书”和宣传手册

每到一家一户宣传党的惠民政策

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

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

认真听取群众的建议意见和诉求

政策宣讲一遍又一遍熟记于心

各项产业和家庭收入情况已摸清

扶贫“战友”

帮扶工作做的都是件件小事

涓涓细流积少成多现真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着群众干

知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盼

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闪现

帮扶干部把群众的事

当作自己的事来干

抓产业促就业

村务公开群众明白

扶贫“战友”好事实事

认真办用心干

群众看到拥护的话儿说不完


驻村干部为脱贫攻坚书写“大爱”诗篇


驻村干部为脱贫攻坚书写“大爱”诗篇

胡雍辉,男,汉族,贵州威宁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生于1979年9月,现供职于贵州省威宁县人社局,任劳监大队监察室主任,2018年12月29日上榜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2019年3月22日被评为2018年度贵州人社新闻事件。目前,已在基层驻村帮扶近9年,2016年6月20日《中国城市报》第6版报道其白岩脚驻村工作方法,2017年2月17日《农民日报》第5版用大篇幅版面刊登他的先进事迹。自2011年以来,在该县斗古镇斗古村、麻乍镇双胞塘村、观风海镇野鸡河村、龙场镇白岩脚村、龙街镇红星村驻村帮扶,任副书记、第一书记、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民生监督委员会主任等。其事迹先后被《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西部开发报》《劳动时报》等媒体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