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利:登陆港交所,从未如此渴望

肖克利:登陆港交所,从未如此渴望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2019年12月6日,据港交所披露易平台显示,肖克利科技控股公司(下称“肖克利”)更新了IPO申请书。这意味着时隔近7月的时间,肖克利二度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可见其上市之心的迫切及执着。

21个月新三板之旅,到迫切更新上市申请书,为何?

肖克利2005年10月份在上海成立,聚焦国内电子零部件供应市场;2006年开始,成为东芝江苏及浙江地区的半导体产品贸易商(可以理解“代理商”);2007年,开始涉足东芝及罗姆的电子零部件的采购及销售,销售收入稳步上升;2008年,将发展重心慢慢转向直流无刷马达控制驱动领域,并开始向客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援及服务。这关键性的决定及布局,为肖克利未来壮大打下夯实的基础;2013年,自行开发的直流无刷马达控制驱动解决方案服务问世,该产品服务主要用于空调的室内及室外机组;2014年至2016年,将产品服务延伸至蓝牙低功率技术支援和高解像度圆像传感器等领域。2016年营收首突破人民币(单位 人民币下同)4亿元大关,其中直流无刷马达控制驱动业务收入突破1亿元,技术支援服务业务收入近3亿元。

2016年底,新三板市场突刮“挂牌上市潮”,收入节节攀升的肖克利也向全国中小企也股转系统递交新三板挂牌申请。申请不久后,肖克利便于2017年1月19日在新三板市场进行挂牌交易,首度踏上资本市场。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下半年开始,受金融市场监管收紧、新三板市场开始整治信披等乱象及港股市场上市新规的出台等影响,资本开始选择退出新三板市场,导致本身流动性并不高的新三板,流动性连连报红灯。市场缺乏流动性,企业融资渠道基本就被掐死。在融不到资的情况下,每年还要缴纳持续督导费和定期报告的审计费用,企业运营成本自然是居高不下,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吃不消便选择退市或者选择转战融资环境及流动性较好的市场,如港股市场或美国纳斯达克。如此一来,本着能通过新三板市场融点资金,扩充资本实力,加大业务扩张步伐的肖克利,希望完全落空。于是,登陆新三板仅21个月的肖克利,于2018年9月26日终止挂牌,结束了资本市场之旅。

心不甘,情不愿的肖克利,在退出新三板9个月后,于2019年5月27日向港交所递表IPO,寻求在主板挂牌交易,筹资为扩大业务规模及提升市场份额做准备。命运似乎又在给肖克利开了一次玩笑。据财华社查阅港交所披露易新股申请状态获知,第一次冲击港交所大门的肖克利,以申请书申请状态“失效”而告终。

此时,在港交所大门前吃了闭门羹的肖克利,又突遇当下“资本寒冬潮”的来袭,上市融资增厚资本,抵御寒冬,成为当务之急的大事。于2019年12月6日,肖克利便紧急更新上市申请书,继续为圆自己的“上市梦”努力拼搏着。

盈利能力尚待提升,风险项亟待优化

与过往上市企业递表申请无异,肖克利第一次冲击港交所失效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是,财华社通过梳理递交上市申请书时,发现肖克利当前潜在风险项较其他递表的企业要多些许。

盈利能力尚待提升。截至2016年至2018年末及2019年9月30日,肖克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06亿元、7.03亿元、9.90亿元及8.08亿元,2016年-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6.15%;净利润分别为1057.9万元、3171.7万元、3385万元及1267.9万元,2016年-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78.87%;毛利率分别为9.2%、11.2%、9.8%及8.1%;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分别为2.6%、4.5%、3.42%及1.56%。由此可见,营收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均有双位数增长,但是两大盈利指标的表现并不理想,整体波动较大。


肖克利:登陆港交所,从未如此渴望


尚需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截至2016年至2018年末及2019年9月30日,肖克利贸易应收款项分别约为1.21亿元、1.86亿元、2.31亿元及2.97亿元,2016-2018年贸易应收款项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8.16%;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84天、80天、77天及90天。同期贸易应付款项分别约为5740万元、1.10亿元、9180万元及1.54亿元,2016年-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6.46%;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45天、50天、42天及46天。由此可见,肖克利贸易应收账款的增速及周转天数要高于应付款项不少,存在较为明显的错配情况,势必会影响经营活动中现金的回流及资产盘活的效率。对此,肖克利后续在应收账款方面尚需加大催收力度。


肖克利:登陆港交所,从未如此渴望


受盈利能力及贸易应收账款的影响,肖克利的经营现金流整体表现并不理想。如下图所示,肖克利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整体波动较大,现金流入并不乐观。值得注意的是,在现金流入并不乐观的形势下,肖克利不得不通过借债来支撑企业日常运营。截至2016年至2018年末及2019年9月30日,肖克利的借贷金额分别为3824.8万元、7209万元、8820.3万元及5015万元,2016年-2018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1.85%。随着借贷金额的增加,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也是居高不下。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65.90%提升至2019年前三度的69.94%。


肖克利:登陆港交所,从未如此渴望


尚需优化客户组合,减少因客户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据肖克利上市申请书显示,截止2019年9月30日,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丘钛科技(01478-HK)、华米科技(HMI-NYSE)、歌尔股份(002241-CN)、联创电子(002036-CN)及客户A的附属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来自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为4.59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56.9%,其中丘钛作为第一大客户就贡献了2.46亿元,约占公司总收入比重的30.5%。


肖克利:登陆港交所,从未如此渴望


虽说依赖单一客户情况在资本市场时有发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有时部分企业往往忽视了客户方潜在的不确定性风险。例如:中美贸易争端可能潜在风险影响。肖克利的大客户丘钛是目前华为手机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主要的供应商之一。华为作为美国最主要的关系对象之一,中美贸易情绪的好坏将或多或少影响华为及华为的供应商们的业务发展。作为本身定价能力就有限的肖克利,想将风险与客户分担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此一来,在风险没能够有效分解的形势下,经营业绩就存在较大波动的风险。

结语:

肖克利退出新三板后,便马不停蹄的向港交所二次递表,募集资金并不是简简单单为了扩张业务版图。从现金流、资产负债率及盈利能力来看,登陆融资渠道更加健全及丰富的港交所,不仅可以募集资金提升资本厚度,缓解短期债务结构,还可以寻求收并购的机会,强化自主研发能力,进而提升盈利能力,摆脱低盈利的处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