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幸福經濟”破解發展難題

思考 本報記者 周雪松

中國有14億人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遠未得到滿足,市場需求巨大。這正說明我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發展不平衡和發展不充分同時並存。解決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這一當前主要矛盾,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關鍵要補齊農村、區域和居民收入三大短板。

當前,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出口受制因素較多,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短期內很難消除,指望出口大幅增長比較困難;投資增長也面臨挑戰,尤其是4萬億元投資刺激實施之後,留下了一些後遺症,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減弱,不能再進行大水漫灌式的投資刺激,必須把錢花在刀刃上。刺激消費實際上又遇到了前面提到的三大短板問題。

要解決上述三大短板,必須徹底打破城鄉二元體制,逐步破解戶籍制度帶來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不一致問題,當務之急,要先著手解決教育、醫療、養老等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從一件一件具體的事情做起,在教育、醫療、養老等百姓最期盼的民生領域率先逐步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積少成多,三大短板就能逐步解決。

專家認為,老齡化、少子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從養老保險看,2019年,2個繳費者需要供養1個退休老人,到2050年幾乎1個繳費者就需要供養1個退休老人。由此可見,未來30年我們將承受巨大的養老壓力,對經濟發展也將帶來巨大挑戰。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佳研究員認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是世界性難題,西方發達國家沒能解決,中國能不能解決?關鍵不在是否放開計劃生育問題上,而在於能否利用好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和智慧,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之路。

當今社會,智能化、數字化、網聯化、老齡化、綠色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五化融合”將會帶來巨大的機遇。從老齡化看,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在2014年-2050年間,我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元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預計到2021年,僅中國“銀髮經濟”的社交娛樂市場規模就將達到8820億元。毫無疑問,老齡產業或者說“銀髮經濟”市場巨大,但是在這一領域,還沒有像樣的龍頭企業,大多數企業還沒有找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顯然,我們不能僅僅依靠發展“銀髮經濟”來應對人口老齡化,而是應該站在更高層面來思考並創新理論與發展模式。應對經濟下行與老齡化也不能割裂開來,而是要綜合施策。

實際上,中國產業領域同樣存在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譬如房地產發展明顯較快,有些產業產能明顯過剩,重複投資和同質化嚴重,高耗能高汙染產業治理仍然面臨巨大挑戰,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十分突出,而無汙染、綠色、環保且能夠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產業發展仍然不足。特別是與民生直接相關的教育、醫療、養老等行業問題較多,亟待改進的空間很大。

“幸福經濟”發展潛力遠比“銀髮經濟”巨大,為此,我們仍須下大力氣調整經濟結構,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消除高汙染高能耗產業,做大做強與民生相關的各種“幸福產業”,大力發展“幸福經濟”,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總之,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做大做強“幸福經濟”,是破解發展困局的根本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