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發話!福建人注意!這種群聊會被騙到血本無歸!玩微信的都看看吧

公安發話!福建人注意!這種群聊會被騙到血本無歸!玩微信的都看看吧

東南網

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主管、福建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福建官方新聞門戶網站。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接到過推銷電話甚至是詐騙電話。

如果在電話裡對方號稱自己是股票公司的工作人員,不但能準確說出你的個人信息,還真誠地給正在炒股的你推薦內部炒股群,您會心動嗎?

現在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伙又出了新花樣。如果您心動入了所謂的內部炒股群,那您很可能就會被打包賣給詐騙團伙了。

近日,江蘇省海門市公安局披露破獲一起倒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犯罪團伙將公民個人信息視作“原材料”,完成拉人入群、經營維護等操作之後,再由詐騙團伙接棒繼續經營這個騙局。

那麼,犯罪團伙

是如何引導受害者上鉤的?

面對新型詐騙手段,

我們又該如何防範?

公民個人信息倒賣:

據海門市公安局披露的信息,在“淨網2019”專項行動中,海門市公安局根據線索,在轄區搗毀了一家打著“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幌子的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窩點。這一“公司”在成立9個多月的時間裡,收購了1億多條公民個人信息。海門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偵查中隊副中隊長王金保告訴記者,犯罪團伙購買的這些公民信息中含有大量股民的聯繫方式。

王金保:“這幫人在網上購買的時候,就明確講我需要這種股民類的聯繫方式,有些是手機號碼,有些是帶名字的,甚至有些信息裡面是帶股民持倉比例的,持倉百分之多少,持多少股,就買的這些信息。”

隨著案件的深入調查,辦案人員發現,這個團伙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後並沒有將信息加價轉賣,也沒有直接地利用關鍵信息進行電話詐騙,而是將這些個人信息進行篩選、歸類後,讓專門的“客服人員”以提供內部消息為由打電話拉人入群。

海門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偵查中隊副中隊長王鐵成:“冒充是同花順或者是這些股票公司的。有專門的話術,比如說,你好,我是同花順業務員,現在向您推薦一下,我們有一個內部炒股群,如果你想加群的話,我們微信上聊。然後我們合夥坐莊,或者大家一起買一個股票把它炒上去,一塊賺錢。”

公安发话!福建人注意!这种群聊会被骗到血本无归!玩微信的都看看吧

拉人入群后,犯罪團伙就會派出專人對群聊進行經營維護,讓群友誤以為進入了真正的業務交流群

王鐵成:“加到群裡之後,裡面有專門懂股票的人去給他們上課,讓這些加入群的人以為是真的是專業人士在運作這件事。”

犯罪團伙將公民個人信息視作“原材料”,完成拉人入群、經營維護等操作之後,“原材料”就被加工成他們眼中的“半成品”。王鐵成說,經營三個月左右,這些微信群就會被高價賣給詐騙團伙。

王鐵成:“這幫人把這個群一般做到200人或者500個人就賣掉,賣一個群,大概是5萬到10萬。這個群是專門賣給詐騙分子的。他怎麼賣的?比如說我是群主,它連賬號、連綁定的手機號一塊賣給詐騙集團了。然後詐騙集團拿這個賬號一登,每天發的信息也是同一個人,然後股民就認為就說這個群肯定還在,這個公司人還在運營。”

公安发话!福建人注意!这种群聊会被骗到血本无归!玩微信的都看看吧

信息倒賣與詐騙團伙接力經營,

新型定製化詐騙為何不易察覺?

至此,信息倒賣團伙的工作已經結束,而詐騙團伙則接棒繼續經營這個騙局。王鐵成說,被賣到詐騙團伙手中的微信群被長時間經營維護,群友都放鬆了警惕,詐騙團伙很容易得手。

王鐵成:“詐騙團伙就說現在股票不好賺,我們要做期權。在國外知道一個炒期權的公司,可以通過購買期權來達到盈利的最大化,比如說一個月掙20%至30%,然後詐騙團伙開發了APP作為詐騙的平臺,股民把這個錢投到詐騙平臺上,就一毛錢拿不出來了。據我們掌握的情況,起步受騙10萬左右,最低被騙額就10萬左右。”

王鐵成介紹,在這條犯罪鏈條上,不同團伙分工明確,配合有序,呈現深度經營特點。

王鐵成:“這個犯罪團伙是整個一條生產線,可能有二三十道工序,會猜你的工作,猜你的收入,猜你的家庭財產,一點點把你就定製化詐騙。所以說詐騙誘惑性太強了,很多人被騙了之後,都不認為是自己被騙了。”

警方提醒:不要輕信高回報投資產品

海門市公安局刑警大隊重案中隊指導員施海榮介紹,根據這一條線索,海門公安局深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上家,又追查購買“微信群”實施詐騙犯罪的下家,先後抓獲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犯罪嫌疑人26名、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197名,破獲詐騙案件600餘起。施海榮提醒,接到陌生電話請謹慎,不要輕信所謂的高收益、高回報的投資產品。

公安发话!福建人注意!这种群聊会被骗到血本无归!玩微信的都看看吧

施海榮:“我們接到陌生電話,以推薦股票的名義,想要拉你進群,然後推薦其他的相關的投資方式來引導你進行投資。遇到這種情況要睜大眼睛注意辨別,以防掉入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