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終於還是讓我看不下去了

大眼

摘要:《鶴唳華亭》自開播以來,一直是褒者有之,貶者也不少,當劇集過了三分之一後,終於還是讓我實在是看不下去,最終放棄了。


《鶴唳華亭》終於還是讓我看不下去了


11月11日,古裝大劇《鶴唳華亭》在優酷開播。這部片子從開播以來就是褒貶不一,褒者有之,貶者也不少,所以熱度一直很高。聽了朋友的推薦,大眼也去追了這劇。

《鶴唳華亭》確實有不錯的地方,佈景相當唯美,甚至讓人感覺是經過了後期精心修飾PS的結果。道具和服裝,也是非常精美。表演上,很有話劇範,臺詞有意境有哲理,細細品味,華麗而精闢,堪稱精品。演員也是一大亮點,飾演太子蕭定權的男一號羅晉,飾演陸文昔的女一號李一桐,飾演皇帝蕭鑑的黃志忠,演技都非常不錯,精彩的對手戲也不少。在劇中的這些演員中,大眼還是覺得飾演太子老師盧世瑜的王勁松最為出彩。王勁松曾在經典古裝權謀劇《琅琊榜》中飾演言闕言侯爺,把一個年輕時意氣風發,因赤焰冤案而寒心隱退,以尋仙問道來掩蓋自己一腔激憤,膽識過人,正直無私,重情重義的言侯爺演的淋漓盡致,雖然戲份不多,但給人印象深刻。這次在《鶴唳華亭》中王勁松又將一代大儒盧世瑜也同樣演得有血有肉,特別是把盧世瑜對於太子的那份殷殷期許,完美地表現出來了。


《鶴唳華亭》終於還是讓我看不下去了


但是說到這個劇的劇情,就實在令人不忍直視了。

主線是太子和齊王爭奪皇位繼承人,但是太子是皇后生的嫡子,又有當世大儒的老師和執掌20萬重兵的舅舅加持。齊王則是庶子。編劇顯然不清楚在中國古代,嫡庶之分就猶如鴻溝那麼巨大,嫡子繼承是人倫大道,太子不但已經有了名分,而且還是嫡子,這樣的情況下,庶子根本就不會有爭奪皇位繼承的念頭。而朝廷六部尚書竟然五個部的尚書都是齊王一黨,怎麼可能呢?太子已經有了明確的名分,又是嫡子,誰會去投靠庶子,去追隨庶子取代嫡子這樣幾乎沒有任何概率的事情?這點上,《琅琊榜》就要更符合古代的思想觀念了,太子、譽王、靖王都是庶子,這才有爭的可能。所以,《鶴唳華亭》在最根本的劇情設定基礎上就錯了。

那麼在具體劇情上也就難免在邏輯上都說不通了,大眼在之前的“為了反轉而反轉,卻連基本邏輯都不通,《鶴唳華亭》還是不如《琅琊榜》”、“《鶴唳華亭》,我跪了,要怎樣的腦洞才能想出科場洩題案的橋段”兩篇文章裡就把劇中的“冠禮案”、“科場案”裡的各種反常識反邏輯的BUG一一羅列出來,對編劇的腦洞實在是佩服到五體投地的地步。

接下來的劇情,依然延續了這樣的腦洞大開風,太子先是在行宮因為“邸報案”被軟禁,但很快就被皇帝撤銷了軟禁,還和皇帝同座一輛輦車回京。而朝中的大臣只知道太子被軟禁,以為太子即將被廢黜,御史們就準備在殿試之後向皇帝集體上諫。齊王岳父中書令知道後,立即設法讓殿試時間延後,從而讓御史們的上諫正好和殿試衝撞,引起皇帝震怒,以破壞國家重典的罪名將帶頭的御史中丞陸英治罪。


《鶴唳華亭》終於還是讓我看不下去了


太子和皇帝同輦回京,難道就沒有人通知御史?殿試是古代選拔人才的最後一場考試,通常是皇帝主考,在皇宮正殿內舉行,故名殿試。這樣重要的考試,如果延遲,御史們又怎麼不知道?劇中陸英派了兩名御史去察看殿試情況,很顯然是想讓兩個人相互照應,或者說是相互監視。不用猜就知道,其中一人必定是中書令一黨,竟然以更衣的名義去通報中書令,而另一御史不但渾然不覺,而且最後乾脆還被打昏,所以殿試延遲的消息就沒有傳遞給陸英。我的天哪,御史好歹也是四品五品的官員,出門怎麼也有幾個跟班跑腿的下人吧,怎麼可能就兩個御史親自去做包打聽這樣的小角色?

還有太子之所以會被撤銷了軟禁,是因為女一號陸文晉假扮宮女送來了關鍵證物,但卻因為丟失了盧世瑜送她的寫有太子表字的印章,這裡大眼又要對編劇的腦洞膜拜了——古人只有將名字刻在印章上,表字是同輩和下級用來尊稱的,自己平時自稱是不會用表字的,寫信落款也都是具名,而不會具表字。如果在書信上用表字落款,是極為無禮的,當然用別號就另說了。所以沒有人會用表字來刻章的。顯然編劇對中國古人的名字表字的常識都一竅不通。而且陸文晉對這個印章是非常看重的,又怎麼會輕易丟失呢?為了找回這個印章,錯過了宮門關閉時間,出不了宮。第二天就更匪夷所思了,假宮女居然和真宮女一起排著隊跟隨皇帝回京,別的真宮女居然不知道這個宮女是假冒的?皇帝的安全保衛就這麼鬆懈,身邊的宮女都可以隨便混入?

再一想就明白了,因為在真宮女隊伍裡,所以沒法脫身,也就沒法把太子被取消軟禁的消息通知陸英了。也難怪,要是讓陸文晉第二天宮門開了後順利出宮,把消息傳遞出去,後面御史上諫的戲就沒法演了,陸英也就不會被治罪處死,後面陸文晉再混入太子府為父報仇也就更沒發演了,所以就只好讓她像真宮女那樣和皇帝的車駕儀仗一起回京,脫不了身去傳遞消息了。這編劇的水準就這麼點了,後面不用再看就知道了個七八七八,唯一有懸念的就是不知道還會出現什麼樣驚掉下巴的大BUG。

再加上優酷令人噁心的做法:一開始說好會員是每週一、四各更新3集,一週總共更新6集,非會員每週一到週五,每天更新1集,一週更新5集。


《鶴唳華亭》終於還是讓我看不下去了


但是,開播才剛剛兩週,就出么蛾子了,會員週一只看到更新1集,週四好點,更新2集,一週總共更新3集,等於是和原來的約定打了對摺。要問什麼原因?很輕飄很酷炫的回答——介質原因。忽悠誰呢,什麼介質原因,就是用看似技術專業的術語糊弄人,如果真的是技術原因,那麼就不是已經購買了會員的觀眾的原因,違約責任在優酷。根據權力利和義務相對應的原則,優酷就不應該對會員有所補償嗎?就這麼一句介質原因,就能當什麼事都沒有,什麼責任都不用承擔?

其實,說到底很簡單,不就是想故意拉長播放時間,好讓人多掏點銀子付會員費,優酷這麼玩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大家都看得懂。

不過這幾天,突然畫風大反轉,不但每次更新3集,而且還出現一次更新4集的情況,怎麼一下子性情大變了?正納悶呢,怎麼介質問題這麼快就徹底解決了?再一看,原來如此——11月26日愛奇藝開播了古裝劇《慶餘年》,明白了吧,有競爭了,有壓力了,再來什麼介質原因少更停更的花招,恐怕觀眾就都不追了。

這樣的尿性,更讓人瞧不上,典型的不點不亮的蠟燭,所以大眼果斷放棄了,88了您吶,本來就漏洞百出的劇情,還要來矯情什麼介質原因,這就去追《慶餘年》,看了開頭兩集,還不錯,至少劇情安排上沒有什麼大BUG,等多看看幾集後,大眼再來寫寫《慶餘年》的影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