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规划三个金融中心,三人争霸,谁能崛起?

12月3日,中国五矿集团旗下公司——湖南矿湘置业有限公司成功竞得天心区南湖新城一线江景地块——长沙市102号地块。

该地块位于长沙滨江核心段,地块周围有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总行、华融湘江银行全国总行、汇景发展环球中心、平安财富中心、保利国际等众多金融、产业巨头。

引子

五矿集团在湘总部大楼入驻“长沙外滩”


今天媒体报道说,这标志着继平安集团、中国保利集团后,又一世界五百强——五矿集团进驻天心区“长沙外滩”板块。

五矿集团是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的央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2019年世界500强排名112位。


据悉,五矿集团未来将在“长沙外滩”打造共13万平方米的在湘总部大楼及配套设施。

另外,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十九冶长沙建设有限公司、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五矿信托有限公司长沙分部、五矿证券有限公司长沙城南中路证券营业部及五矿地产华中区域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即将入驻。

长沙规划三个金融中心,三人争霸,谁能崛起?

天心区三大板块划分示意图

上文提及的“长沙外滩”是天心区目前重点打造的三大板块之一,另外两个是:省府新区、暮云片区(见上图)。这是以行政区划为底图的产业板块划分。

长沙外滩,这名字是不是和长沙湘江金融外滩有点像?

2015年8月公布的《长沙天心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提出要打造“湘江金融外滩”,而且明确指出天心区要通过金融中心和金融产业园区的规划,引导金融机构集聚式发展。

湘江金融外滩的范围很大:以南湖滨江片区为核心,书院路以西,北至五一路,向南延伸至暮云,长约32公里。


长沙目前规划有三个金融中心

对于地区经济,有人将资本比作血液,实体产业比作躯干,金融中心

则为心脏,源源不断把血液输送到全区域的各个器官,支撑其运行和发展。地区之间的资金流向,最终影响到一地的GDP和财富增长。

所以,要想在城市竞争中胜出,站在产业链顶端的金融产业,金融资源的占有,金融实力非常重要。

金融中心有四个主要特征,简单直白地说,就是金融机构要多,要扎堆,最好还是总部或者区域总部,形成聚集效应。

①金融中心需要集聚足够数量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和与金融活动有关的服务业或支持性产业;

②金融设施先进、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是超过城市所在区域的更大地理区域资金的聚散地;

③中心城市的良好的基础设施、法律制度以及文化环境为金融中心功能发挥提供依托;

④是金融体系的枢纽,在总体金融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发挥着总体金融体系的关键功能。

从国内看,目前公认的金融中心大概有三个。

北京,有总部资源优势,有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类机构,有“一行三会”为代表的金融监管类机构,国内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总部均注册设立在北京。

上海,综合实力最强,是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有央行上海总部,上交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是中国最大的证券、保险、期货、外汇和黄金交易市场。优势在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方面,还是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生态环境方面。

深圳,比京沪稍逊色,但拥有全国仅有的两家证券交易所之一——深圳证券交易所,且,本土地方金融机构实力强劲,毗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拥有三个金融中心。

长沙规划三个金融中心,三人争霸,谁能崛起?

长沙规划三个金融中心,三人争霸,谁能崛起?

新财富中国区域金融力排行 数据来源:金融办

湖南整体的金融实力如何,据新财富中国区金融力排行,湖南位居第16位,比GDP排名落后2位,位居中游。

目前,长沙也规划有三个金融中心。

从规划层级来看,芙蓉CBD

湖南金融中心是市级层面的规划,湘江金融外滩是天心区区一级规划。

从时间上看,芙蓉CBD落地时间最早,辈分最高,2006年就由市政府批准挂牌。湖南金融中心2016年启动建设。2015年,天心区公布《长沙天心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正式提出打造“湘江金融外滩”。2017年,《长沙市“十三五”金融发展暨湖南金融中心规划》公布,提出打造湖南金融中心,并确定了芙蓉CBD与湖南金融中心的关心,一个打造传统金融增长极,吸引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总部、高端金融服务企业,一个打造新金融增长极,吸引新型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思路很明显。

从区位看,芙蓉CBD处在传统的城市核心区——五一大道+芙蓉路的“黄金十字架”区域,另外两位后起之秀,分布在新城区的湘江两岸,遇水而兴。

另外,长沙(开福)金融商务区近年也是红红火火,官宣称聚集了70家金融机构总部,似乎也要向金融中心冲刺。

当然,3个金融中心+1个金融商务区同时共存,难免会有

竞争“抢客”的情况。

芙蓉CBD虽然定位是吸引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总部入驻,但也有不少转身投向了其他两位后起之秀的怀抱。

比如,长沙银行总部、浦发银行总部、广发银行总部、三湘银行总部、招商银行长沙分行去了滨江的湖南金融中心。国开行湖南省分行、北京银行长沙分行、华融湘江银行全国总行去了天心区的湘江金融外滩

可能,抢蛋糕还是比做蛋糕要容易些。

作为省会城市,长沙如何规划布局金融产业,看看现在的规划情况吧。


长沙芙蓉CBD

长沙芙蓉中央商务区(CBD)于2006年8月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地处城市核心区域。按照规划,主要是吸引和稳定金融机构总部、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和高端金融服务业聚集,打造“传统金融发展极”。

长沙规划三个金融中心,三人争霸,谁能崛起?

芙蓉CBD根红苗正,成立时间最早,是目前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总部的最多的,金融监管机构全部在它的地盘上。

规划

长沙芙蓉CBD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核心区东起韶山路,西至黄兴路,南临人民路,北接八一路—中山路,以五一路为东西轴线,以芙蓉路为南北轴线,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


长沙规划三个金融中心,三人争霸,谁能崛起?

芙蓉CBD示意图

协调区为八一路以北至营盘路区域、韶山路以东至马王堆的区域、人民路以南至体育新城区域、黄兴路以西至湘江大道区域,面积9.1平方公里。从行政区划来看,涵盖文艺路、朝阳、韭菜园、浏正街、解放路、府后街、都正街、五里牌8个街道和湘湖管理局。

功能布局:一核心两主轴三中心:一核心——芙蓉广场;两主轴——以五一大道为东西向主轴线,以芙蓉路为南北向主轴线,共同组成CBD的“金十字架”;三中心——以芙蓉广场为核心,以五一路和芙蓉路为主轴,重点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服务业为主的金融中心;以省府二院为核心,打造以商务办公、中介服务、总部经济为主的商务中心;以五一广场为核心,以黄兴路为轴线,形成以现代商业、大型购物中心、名品卖场为主的消费中心。

长沙规划三个金融中心,三人争霸,谁能崛起?

芙蓉CBD以芙蓉广场核心,以五一大道和芙蓉路为主轴,重点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服务业。

定位

《长沙市“十三五”金融发展暨湖南金融中心规划》中芙蓉中路金融聚集带的定位是:“稳存量、增规模、提质量

”,打造成机构聚集、资金充沛、交易活跃的传统金融发展极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金融中心规划”获取完整版《规划》pdf文档

长沙芙蓉CBD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芙蓉CBD发展定位是“湖南省的商务商业和金融服务中心,我国中部地区的商务金融中心。”

成绩

芙蓉CBD以“黄金十字”为辐射轴心的金融商圈内,现已有长沙农村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国家发展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约10家银行总部进驻。

还有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工商银行五一路/长沙支行、长沙银行五一路支行、东莞银行长沙分行、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中国民生银行长沙分行、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等银行分行网点约12个。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省证监局、省银保监局、省财政厅、省金融办等

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也在芙蓉CBD五一大道-芙蓉中路沿线。

人行长沙中心支行:长沙市蔡锷中路2号中国人民银行(五一广场)

湖南省证监局:长沙市车站北路459号证券大厦(烈士公园)

湖南省银保监局:长沙市五一大道848号(五一广场)

湖南省财政厅:长沙市城南西路1号财信大厦(芙蓉中路-识字岭)

湖南省金融办: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351(迎宾路口)

数据显示:长沙金融总量占到全省的60%,而芙蓉路又集聚了长沙60%的金融总量。


湖南金融中心

湖南金融中心处于湘江新区滨江新城,2016年启动建设,相对芙蓉CBD来说,引导新进金融机构、新设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聚集,被打造为“新金融增长极”。

规划

湖南金融中心处于湖南湘江新区滨江新城,东临湘江,西至长望路与茶山路,且往片区西侧纵深延续,南至滨江景观路与潇湘大道交汇处,北至湘华路与潇湘北路交叉口,总用地面积约2.86平方公里。

长沙规划三个金融中心,三人争霸,谁能崛起?

2017年,《长沙市“十三五”金融发展暨湖南金融中心规划》明确“一区一带”的总体空间布局,“一区”即湘江新区滨江新金融聚集区,“一带”即芙蓉中路聚集带。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金融中心规划”获取完整版《规划》pdf文档

定位

引增量,强存量,创新型”,打造成湖南省唯一的省级金融中心和立足中部、辐射西部、对接东部、面向全国、联系世界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媒体宣传时多称之为长沙版“陆家嘴”。

成绩

湖南金融中心官宣,至2019年三季度,已聚集金融机构及配套企业430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45家,金融科技企业30家,基金345家(基金管理规模2204亿元),专业服务机构10家。

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入驻企业由13家增加到430家,税收由1亿元增加到25亿元,金融产值占GDP比重由6%增加到8%,已经形成了“持牌金融+基金小镇+金融科技+中介机构”四柱支撑的产业格局。

其中,以长沙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吉祥人寿为代表的40余家持牌金融机构,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业态,精准对接我省优势产业链和重点片区。

全省首个基金小镇“湘江基金小镇”正式开园,致力于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的股权投资及配套服务集聚高地,已经入驻私募股权投资机构300多家,管理资产2000多亿元。

强化金融科技特色,湖南金融中心从出台扶持政策、打造孵化空间、成立专项基金等多方面着手,吸引了中金金融科技、通联支付等30多家金融科技企业落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等10家中介机构也相继入驻。

以“茶子山路”为中轴,区域内分布有河西第一高楼“湘江财富中心”,现已签约亚洲最大的商业运营管理公司新加坡“凯德”,还有平安集团、雅诗阁、万豪酒店、福晟国际金融中心、浦发银行总部、广发银行总部、长沙银行总部、三湘银行总部、平安银行、楷林国际以及吉祥人寿等均已全部入驻。

湖南金融中心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培育5至10家独角兽或上市企业,构建完善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建设国内金融科技特色最鲜明的区域金融中心。


长沙湘江金融外滩

2015年,天心区公布规划,决定打造湘江金融外滩。

根据《长沙天心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未来天心区金融产业的布局可规划为“两带两区”,即芙蓉路金融聚集带、湘江金融外滩、省府现代金融服务区、暮云金融后台服务区。

长沙规划三个金融中心,三人争霸,谁能崛起?

规划

湘江金融外滩带以南湖滨江片区为核心,书院路以西,北至五一路,向南延伸至暮云,长约32公里,建设高级写字楼、高端酒店、高档住宅等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商务区。

定位

主要引进金融机构总部或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服务和金融配套服务,打造集金融、商务、休闲为一体的金融总部区(定位与芙蓉CBD重叠,势必形成竞争)。

成绩

2016年6月29日,华夏保险与华远地产正式签约入驻天心区华远国际中心,成为第七家入驻天心区“湘江金融外滩”的总部金融机构,至此天心区内总部金融机构共达65家。同时,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天心支行等10家金融分支机构和17家配套服务企业也已进驻天心区“湘江金融外滩”。

2017年12月,随着华融湘江银行全国总部、方正证券总部、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中国大地财产保险湖南分公司、北京银行长沙分行等金融机构的相继入驻,天心区金融机构已达到303家。

2018年1-9月份,天心区引进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湖南分公司、中信保诚人寿保险公司湖南分公司等金融机构41家。

目前,天心区金融机构已经增加至340多家。包括华融湘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长沙分行、华泰证券等。


长沙(开福)金融商务区

2012年,老火车北站关停拆迁,1.2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扩张为北起浏阳河、南止八一路、西临湘江边、东到东风路,以芙蓉中路为主轴的8平方公里金融商务区。

位置

老火车北站1.2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扩张为北起浏阳河、南止八一路、西临湘江边、东到东风路,以芙蓉中路为主轴的8平方公里金融商务区。

成绩

2018年11月,长沙(开福)金融商务区已汇聚金融总部机构70家、税收50万元规模以上金融机构66家,占全市比重三成以上,实现了“每三个金融总部落户长沙,即有一个在城北”。

从芙蓉中路与湘雅路的交叉路口向南、向北延展,泊富广场、绿地中心和富兴环球金融中心、华尔街中心、华创国际广场次第矗立。中、农、工、建比邻而居,平安、招商、华夏、浦发隔路相望,渣打、新韩、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抢滩布局,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小贷、融担、资产管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租赁、消费金融、金融中介服务等10余种金融业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