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有方法的,失敗是有原因的——方法論是創業者第一法門

11月13日瑞幸咖啡第三季財報出爐後,全世界一片驚喜:瑞幸咖啡一隻腳已經邁出了虧損的陰影——實現了單店盈利,距離全面盈利還有一步之遙。

在這之前,全世界都為瑞幸咖啡捏著一把汗,現在可以基本放心了。

任何創業的成功都是綜合因素的推動。

但是,在綜合因素中方法論是非常關鍵的。

像瑞幸咖啡殺入一個成熟的紅海市場,前有大敵——星巴克,後有追者——costa,如果沒有采用正確的方法論,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

瑞幸咖啡初創時期做了三件事:

1. 市場調研。明確了宏觀上的可行性和市場基礎。

2. 顛覆傳統的產品定位:線上銷售咖啡,自取或外送。

3. 最小可行產品驗證。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最小可行產品”的開發和驗證。

2017年10月,為了驗證他們對市場的判斷,和線上銷售咖啡模式,他們在北京銀河SOHO開了第一家測試店。當時,幾乎沒有人看好這個項目。結果吶,每天的銷售杯量超過1500杯,大大超過預想的數量。接著他們乘勝加速,又開了第二家、第三家,結果同樣取得了驚人效果。

這時,正如柳傳志形容的“一旦踩實了市場,就要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向前衝。”他們接著在半年內開了500家線下店,一年內1000家,兩年內2000家,目前還不到三年已經發展到3680家線下店,僅次於星巴克的3894家。

瑞幸咖啡的整個創業過程,採用的是“實證(精益)成功創業方法論體系”,這一體系自2012年由硅谷的布蘭克和萊斯提出後,推動全球創業企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例如,中國的閃送、拼多多、今日頭條,美國愛必迎、優步、facebook等公司都是這一方法論體系應用者和證明者。

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和運用,我講三個經典理念和方法論工具:

1. 經證實的認知。是指,無論你想幹什麼事業,你的所有想法必須得到實踐證明。未被證明的東西只能一種良好的願望和假設,沒有實際意義。例如,瑞幸咖啡早期在銀河SOHO開店證明可行之後,才大面積推開。

2. 最小可行產品。當你有了產品構想時,先要到目標人群去摸摸底,看看他們到底有沒有這種需求。如果有,先不要大批量或大規模開發,先做一個或一小批“最小可行產品”,然後快速投放市場,迅速收集目標人群的反饋。這種產品有三個特點:最少功能、最低成本、最短時間。例如,優步早期招募了幾十輛車,再加上一個APP,就搞起了網約車,結果市場反饋非常強烈。這樣既加快了速度,又降低了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有利於找準方向。

3. 快速迭代。根據客戶反饋,快速更新、調整,讓產品更進一步地滿足用戶需求。如,蘋果手機早期功能非常有限,連定位功能都沒有,功能是後來在迭代中逐步豐富起來的。

全球的創業實踐證明,《實證成功創業方法論》具有科學性、實用性、適用性和高效性等特徵。對創業者來講它雖然不是“靈丹妙藥”,但勝似“靈丹妙藥”。

正確的方法論只有在和錯誤的方法論對比時才能看其中的優勢和科學性。在我們《郭彧談創業》中有一些分析錯誤方法論的案例,你可以對比著看。如,《計劃式創業者請“懸崖勒馬”》等等。


如果想更多地瞭解這個課程體系,請關注今日頭條的精品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