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房價的增長曲線 站在起點的機會來了

杭州樓市調控已三年,三年足以經歷小週期的起伏,也足以看清大週期的趨勢,踩準節點、看準板塊、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選擇真正有價值的項目?19個萬人搖、6個2萬人搖,近800次的搖號中,購房者的選擇是評判項目價值最直接的標準,而影響購房者選擇的最核心要素往往是價格,但是,真正的價值僅僅只能靠搖號量、價格差來體現嗎?肯定不是的。

成長性、品質感、服務力,這些當下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終將決定未來交付時,房產的真實價值。

有一個寶藏樓盤,也許會兼備這些要素的實力:融創森與海。項目首發紅利會面向數百套高層客戶和89套排屋用戶,未來八年,疊加的價值點會在這裡一一兌現,上萬套房源,約3萬人入住的規劃會為杭州南部帶來一個充滿活力的大型社區。

1

什麼決定三五年後你的房子值多少?

2014年10月,融創河濱之城首開,以2.2萬的均價入市,彼時的餘杭塘路還是斷頭路,未來科技城的價值也遠未被市場認可,在這之後的三年間,隨著板塊的認知和區域價值的兌現,這個約50萬方的大盤,最後一批房源在2017年成交均價達到了3.7萬。

8年房價的增長曲線 站在起點的機會來了

五年後的今天,河濱之城活躍在二手房市場上,7-10月共成交31套,簽約均價頻繁超過5萬。

8年房價的增長曲線 站在起點的機會來了

同樣是融創出品,侯潮府的集中成交期是在2015-2017年,從最初的4萬+到尾聲的6萬+,這個成熟板塊的品質樓盤也有著明顯的價格增幅。

8年房價的增長曲線 站在起點的機會來了

當下,二手房市場的表現如何呢?豪宅的交易量不高,對於侯潮府的區域和產品認可,使其個別房源簽約均價翻上了8萬+。

8年房價的增長曲線 站在起點的機會來了

這僅僅是3-5年的週期中,一個新盤到二手房市場的單一價格表現,項目的價值潛力有自身產品力的兌現,也有依託板塊紅利的大勢。

在杭州,開發週期8-10年,甚至更久的項目,又會是怎樣一個概念?

也許這意味著開發商必須在項目打造一開始,就留足了長期開發的延展性,儲備複合多元的營造模式,甚至帶動板塊整體更迭與晉升的能力,才可能有源源不斷的彩蛋,滿足人們對超級大盤的期待。

在城南的浦陽江畔,融創森與海就是這樣一個項目,足以跨越週期和板塊價值的輪動,一個可以挖掘多年的寶藏樓盤正在開啟一趟奇幻之旅。

2

兩條路 實現板塊的價值蛙跳

2015年,城西紫金港路(文一西路——留祥路)、餘杭塘路(豐潭路-紫金港路西側)、吉鴻路(振華路-留祥路)3條路段同時開通,留祥路、紫金港路、餘杭塘路自此形成了一個閉環,整個大城西融匯貫通,河濱之城所在的浙大紫金港板塊成為眾多板塊中受益最明顯的區域。自此以後,申花、三墩、甚至橋西板塊,原本價值差異階梯明顯的區域,逐漸被拉平。

這樣的現象,在城東開發的早期,一條同協路的故事裡,就已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如果說城東的同協路、城西的餘杭塘路,將城市骨架和板塊價值提升用一條路進行了加速,那在城南,風情大道、時代大道將是並行拉伸區域板塊成長的雙輪驅動。

8年房價的增長曲線 站在起點的機會來了

這兩條路的驅動力來自哪裡?正是濱江和奧體。

在最新統計中,杭州的產業結構裡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5%,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一直以超十的增長率一路狂飆,也形成了這些年杭州樓市中來自IT行業的一股強勁購買力。

在透明傳媒2019年9月底根據土地出讓的樓面價及限價更新的“未來房價地圖”中,可以看到濱蕭南的蜀山板塊未來在29800元/㎡左右,義橋、臨浦、所前等區域都沒有土地和新項目出讓可以作為參考,未來的區域價值最終會通過“時代智造走廊”與“風情科創走廊”實現聯通。

當然,舊貌換新顏,發展預期的兌現,都是以時間為代價的,而雙輪驅動的交通兌現,會將這個時間壓縮。

8年房價的增長曲線 站在起點的機會來了

3

湖景房、山景房、江景房的融合之美

如果說當年的良渚文化村第一批購房者是帶著隱逸情懷義無反顧走進那片荒蕪,是一種浪漫主義,那森與海的第一批客戶被鎖定在了IT從業人員的新青年,他們懷抱夢想,滿懷未來的期待,把目光鎖定了這個規劃約5000畝的超級大盤上,是一種現實與理想的碰撞與融合。

森與海的開發節奏是一片住宅圍繞一個HUB的模式開展的,5個HUB的開發節點不會落後於住宅開發。生活、藝術、運動、科創、教育的HUB依次坐落,循序漸進的設想和架構雛形,在11月底亮相的約9萬㎡示範區裡,可以一睹為快。

示範區的入口處,有一顆228年的老樟樹,被原地保留了,也許童年故鄉村口的那棵樹,是你走進回憶的第一個畫面,這樣的畫面會在森與海的山水中間隨處可見,歷史的迴響會通過大量原生植物的保留得以傳承。

8年房價的增長曲線 站在起點的機會來了

(示範區效果圖)

在示範區左前方山坡上,隔湖遙望的是一座吳王閣,未來這裡將被改造成一個更具現代感的設計,這是出於怎樣的考量?兩邊的山坡上在未來將推出各類坡地房源,在實際居住環境氛圍中,新與舊的融合,是一種關於美的思考與設計。兩岸的坡地房源會有部分在2020年後面市,隨著藝術HUB的開發完成,3-4年後,這裡才是集中房源供應期。

在森與海項目現場,有一座百年老宅依然被完好的保留著,今後,也將一直留存在項目中,這是中國風景園林殿堂級大師孫筱祥先生的故居。也許正是在山清水秀中成長的童年,讓孫先生骨子裡就有著對自然之美純粹的理解與懷念,於是有了在西湖邊留下的經典——花港觀魚。

對於歷史和自然賦予項目的一切,森與海用自己的方式保存、延續、融合。在孫先生故居附近,生活HUB、筱湖公園都會隨著示範區的亮相最先得以完善,隨之面市的是第一批房源,不僅89套排屋房源可以享受大湖湖景,環湖坐落扇形分佈的高層房源也可以享受同等景觀資源。百萬級的建面約89方精裝三房向剛需購房者展現了滿滿的誠意,400萬以內的毛坯排屋,在建面約160-176方左右,用置業濱江一套酒店式公寓的成本即可享受有天有地的稀缺資源;而後144套洋房會在2020年陸續推出。

8年房價的增長曲線 站在起點的機會來了

(效果圖)

當然,整個森與海內部有4個湖,湖景房資源不僅限於此,圍繞筱湖的房源也會在2020年後陸續開始推出。

對照錢塘江兩岸氣勢恢宏的江景房,很難想象在蕭山南部浦陽江畔,還有一片更溫柔的所在。在森與海後續的房源中,遠期規劃了約2.6公里的倚水瞰江風光帶,森與海大道東延線延伸到江濱,運動HUB和教育HUB為這個區域提供了遠期配套,與江水親近的房源也是一處值得期待的組團。

杭州的城市發展自2014年以來就進入了蛙跳模式,密佈的規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建設瞬間會讓曾經的遙遠變成“哇哦”,產業和城市新增人口的集聚更會讓曾經的不屑變成“早知道”,未來屬於遠見者和創新者。

約5000畝大盤的序幕已經開啟,森與海大道兩側的生活HUB、西側山脊步道景觀、半山音樂廳、森圖書館將承載這個顛覆原生面貌的活力社區,百萬方的的山景、湖景、江景房源將迎來第一波具有遠見的購房者。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