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的歷史,二戰中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工業期望有大?


另類的歷史,二戰中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工業期望有大?


一般來說,對於歐洲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角色來說分為三種,即元兇、幫兇和受害者。但是長久以來,很多人都有意無意的忽視了某些國家在當時模稜兩可的角色,這其中尤以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最具代表性。在人們的印象中,從戰爭爆發前的蘇臺德區事件開始,捷克斯洛伐克都是標準的戰爭受害者。作為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武裝力量,它的軍隊也出現在蘇聯和英國的指揮之下。而且和其他受到侵略的國家一樣,地下抵抗組織、游擊隊這樣的反侵略標配也一樣不缺。甚至還有尤利烏斯·伏契克《絞刑架下的報告》這樣的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題材的世界名著出現。


另類的歷史,二戰中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工業期望有大?

海德里希接見布拉格市民代表。


但是,就像本文開始提到的那樣,捷克斯洛伐克在這場戰爭中的角色其實是模稜兩可的。在1939年被德國佔領以後,這個國家很快就成為了第三帝國的軍火工廠。其強大的軍事工業、技術嫻熟的工人和工程師為德國及其盟友源源不斷的製造武器、彈藥。也正因為這些原因,第三帝國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統治起碼在表面看起來要比在其他國家“文明”得多。尤其是在海德里希統治時期,他成功的用高工資和豐厚的配給“收買”了捷克斯洛伐克。這一時期,不但是捷克斯洛伐克軍火生產最穩定的時期,而且抵抗活動也是處於最低潮。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海德里希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文明”政策是他後來被殺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類的歷史,二戰中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工業期望有大?

38T輕型坦克。


那麼,當時第三帝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工業期望值究竟有多高呢?也許下邊這一組數字可以讓我們略知一二。根據相關資料,整個戰爭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大約向德國及其盟友提供了140萬支步槍,6萬4千支機關槍,4千門火炮和迫擊炮。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坦克一欄裡,僅僅在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後,德國就繳獲了將近400輛35T、38T坦克;如果再把之後生產的,以及在38T坦克底盤上改進而來的黃鼠狼IIIH/M型自行反坦克炮、蟋蟀H/K/M型150毫米自行榴彈炮、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等型號計算在內,那將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實際上,在1939年,就有5個德軍步兵師裝備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武器裝備,到了1940年又增加了4個。


另類的歷史,二戰中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工業期望有大?

以色列塗裝的S-199戰鬥機。


當然,德國人對捷克斯洛伐克軍事工業的厚望遠不止這些。在更高端的航空工業領域,捷克斯洛伐克同樣也被德國人寄予厚望。比如說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廠就曾經源源不斷的生產過ME-109戰鬥機和HE-111轟炸機。甚至直到戰爭結束以後他們還在生產被命名為S-199的ME-109-14/AS戰鬥機。除此以外,德國人還打算讓捷克斯洛伐克參與生產著名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只是這個計劃由於戰局的迅速惡化沒有完全實現。另外,根據某些沒有得到證實的消息稱,德國人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信任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他們被委託製造德國最後的希望—V-2地對地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