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随着美国对中国芯片禁运事态的演进,全球尤其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当芯片成为国家战略,全民高度关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可谓是荣耀与艰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集成电路产业服务痛点

用产业服务打造生产,发展产业,谈起来不难,具体实施起来却有不少困难。像在运动中打“移动靶”,原因在于目前以应用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快速发展,但产业服务却没有好的模式。

不仅如此,集成电路产业是全球化的,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更为困难的是,目前国内有16个省,20个市布局集成电路产业,产业服务资源封闭,低水平重复,造成产业服务难以协同,提升困难,带来了三重困难。

首先产业服务需求、界面、布局问题,导致重点难以把握。集成电路产业链很长,服务需求很宽泛,产业服务牵涉到政府以及市场,需要政府与市场合力发展,并且集成电路产业滚动发展不够,持续服务能力不强。

其次是集成电路产业服务普遍存在体制机制和服务人才问题。产业服务意识不够,服务不够贴近企业,导致跟不上企业发展节奏,服务能力不足,区域缺乏标志性产品导致跟不上区域发展的节奏。而这些其实都是问题的表象,其问题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亟待优化以及留不住高端服务人才。

直击产业服务痛点 | 集成电路,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贸易战背景下,国产化需求强劲

贸易战背景下,虽有外资和台资等企业从大陆外迁的个案,但大陆本土企业的芯片需求仍然非常强劲。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大陆本土企业半导体市场总需求为1521亿美元,本土芯片设计产业的产值却只有362亿美元,缺口巨大。之前国内终端客户对国产芯片的重视更多停留在口头,体现在联合申报项目等形式上,现在则是真正发自内心,体现在行动上。不考虑苹果、三星等外资和富士康等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制造,仅仅大陆企业的巨大市场和真心需求,对中国设计公司来说就是无限市场、无限可能!

当然半导体还是全球化的产业,中国的市场不会只是中国芯片公司的市场。但我们也要看到,为了应对风险、降低对外依赖度,为了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国产芯片的自给率,加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却是中国的必须。中美贸易战带给我们的,除了争端,还有警醒,更有需求!

因此,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当下可谓是恰逢其时——如果说过去五年是“市长”高度重视,那么未来则是“市场”高度重视。对半导体这样一个以市场为主,靠市场拉动的产业来说,中国产业人的觉醒与改变绝对能让中国芯“好芯凭借力,产业上青云”。

直击产业服务痛点 | 集成电路,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中国:三驾马车雏形初现

我国集成电路主要依靠华为、紫光与阿里巴巴这三家公司作为行业的领路人。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是我国集成电路的翘楚,涉足手机芯片、智能芯片、安防芯片等,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的蝶变,跻身为世界第七大集成电路公司,可与国外巨头分庭抗礼。譬如海思最新的麒麟990芯片,用上了当今最先进的7nmEUV工艺,且采用自主研发的达芬奇架构NPU(此前麒麟810已经采用),已与世界最先进的手机芯片相媲美,未来将继续扩大华为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市场份额。

直击产业服务痛点 | 集成电路,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紫光旗下的紫光展锐,与高通、联发科并列为手机芯片三强(海思手机芯片未对外销售),每年芯片出货量超15亿颗,为三星、Vivo、中兴、联想等手机厂商供货。在没有英特尔帮助下,紫光展锐自主研发了5G基带芯片,并在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发布了5G通信技术平台及首款5G基带芯片春藤510,在当天英特尔就因为自身失去了合作的价值,宣布与紫光展锐终止5G合作。

除了手机芯片,紫光在存储器领域实现了国产零突破,旗下的长江存储64层NAND量产在即,规划产能为10万片/月,将在2020年直接挑战国际大厂。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虽然正式成立还不满一年,但干劲十足。2019年7月发布了第一款芯片产品玄铁910(XuanTie910),应用于5G、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这是业界性能最强的RISC-V处理器,性能直接提升了40%以上,同时宣布全面开放IPCore,意图打造新的生态体系,震撼整个行业。不到一个月,又透露正在研发一款专用SoC芯片,这款芯片将被用于新一代阿里云神龙服务器的核心组件MOC卡,可提高服务器的网络和存储性能,解决云计算的性能损耗难题。更不用说,还有一款云端神经网络芯片Ali-NPU也在抓紧研发中,真可谓三管齐下。

直击产业服务痛点 | 集成电路,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