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縣政法委書記訪談】專訪康平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魏繼彥

創新社會治理 護佑百姓平安

省委政法委聯合遼寧法制報共同推出“市縣政法委書記訪談”專欄,記者與政法委書記面對面交流,傾聽政法機關的“領頭人”針對各項工作談成績、談感受、談問題、談打算。今天,記者的專訪對象是康平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魏繼彥。

【市縣政法委書記訪談】專訪康平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魏繼彥

康平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魏繼彥

遼寧法制報:康平縣連續13年獲“遼寧省平安(示範)縣”榮譽,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中有哪些舉措?

魏繼彥:主要是強化黨建引領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地區社會治理的領導核心。我們十分重視黨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引領作用,通過換屆選舉、個別調整、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等措施,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村(社區)設置抓黨建專職副書記,配齊配強“兩委”成員和綜治力量,實現了“一村一警”。街道與駐區單位共建12個社區大黨委、88個樓院黨支部、130個黨小組,構築了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綜合治理格局,紮實開展“共駐共建”活動。創建黨建微信平臺,發揮“鍵對鍵”教育優勢。依託基層紅色驛站、黨群活動中心、黨建主題廣場等平臺,傳承紅色基因,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和諧穩定。

其次是全面開展矛盾排查。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和調處銷號機制,調處率和調處成功率均在95%以上。

再有就是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學習運用“楓橋經驗”,強化矛盾糾紛源頭治理,發揮村(社區)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軍人等作用,組建“老年說和團”,現有成員2000多人,每年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數千件次。發揮“鄉賢”、“平安志願者”等社區成員作用,開展“百姓說事”,構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治理格局。發揮警官、法官、檢察官、律師、相關部門及網絡作用,建立鄉村“2+N+1”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室,分類調解矛盾糾紛,促進鄉村和諧穩定。

【市縣政法委書記訪談】專訪康平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魏繼彥

魏繼彥(右)接受遼寧法制報記者邵小桐採訪

遼寧法制報:請您介紹一下康平縣信訪矛盾“減存控增”三年攻堅工作情況。

魏繼彥:我們強化高位推動。嚴格落實“書記抓信訪”責任,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靠前指揮、主動接訪,推動了矛盾化解和源頭穩控。強化基層基礎。下力氣在基層解決問題,築牢第一道防線,完善信訪工作機制,完善幹部包案接訪制度。依法打擊纏鬧訪人員,規範上訪秩序。突出減存控增。突出重點難點案件矛盾化解。

截至目前,國家信訪局交辦的“四大攻堅”和“361”案件已全部化解。2018年省交辦104件已化解87件,化解率為84%;2019年省交辦56件已化解35件,化解率為63%,均完成了階段性化解任務目標。“五個一批”的28個案件都已化解,完成了省市交辦的攻堅任務。

【市縣政法委書記訪談】專訪康平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魏繼彥

魏繼彥(右二)慰問“10·23”專案幹警

遼寧法制報: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康平縣取得哪些階段性成效?

魏繼彥: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康平縣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完善協同配合,尤其是以“百日會戰”為契機,不斷深挖徹查、加強行業整治。破獲九類涉惡犯罪案件30起,刑事拘留55人。目前在偵涉惡團伙1個。在偵涉黑“10·23”專案1起,抓捕28名犯罪嫌疑人,查封涉案房產16處,凍結涉案銀行賬戶資金1100多萬元(涉案車輛、有價證券正在調查中)。偵破涉嫌“套路貸”團伙1個,涉串聯公案4起。在偵市交辦涉嫌“套路貸”犯罪案件1起。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1件、4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