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贝尔产品掺假遭行政处罚,资金链捉襟见肘“以贷还贷”

作为国内首家“A+H”股女装上市公司,上海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57.SH、6116.HK,下称“拉夏贝尔”)如今却身陷泥潭。

11月27日,拉夏贝尔披露公告称,为有效盘活公司长期存量资产,旗下子公司拟以其持有的部分不动产、太仓嘉裳仓储有限公司(下称“嘉裳仓储”)100%股权为质押物,向乌鲁木齐高新集团贷款5.5亿元。

事实上,经历“关店潮”、业绩亏损、出售总部大楼等风波后,拉夏贝尔资金面已“捉襟见肘”,市场对其颇不看好。而近期,公司再度被曝因销售产品掺假遭行政处罚。

风雨飘摇下,11月28日,拉夏贝尔股价再度跌停,A股报收4.77元。截至发稿,公司股价一度跌至4.47元/股,跌幅达6%。

公司资金“捉襟见肘”,抵押资产偿还贷款

从公司近期财报来看,拉夏贝尔面临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

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拉夏贝尔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为2.35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高达18.78亿元。公司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则分别下探至0.72、0.3。

在此背景下,公司此前的回购计划也进展缓慢。

根据调整回购方案,拉夏贝尔拟回购A股股份的资金总额为不超过1亿元,不低于5000万元;回购期限为2019年3月22日至2020年3月21日。

截至11月13日,回购期限早已过半,然而公司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48.01万股,回购金额为200.92万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司实控人的资金状况也不容乐观,此前质押的股份已出现违约。

今年8月,公司实控人邢加兴质押给海通证券的有限售条件股份1.416亿股因低于最低履约保障比例,未提前回购且未采取履约保障措施,构成违约。

拉夏贝尔在11月26日对上交所回函中表示,邢加兴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与海通证券保持持续沟通,并计划通过补充担保物、追加保证金或提前赎回质押股份等措施解决质押违约问题。

与此同时,公司表示,根据目前业务经营现状,持续筹划长期资产的盘活变现,为主营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次抵押子公司资产或可视为拉夏贝尔“盘活资产”的第一步。

公告显示,乌鲁木齐高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高新集团”)拟通过乌鲁木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四平路科技支行向拉夏贝尔提供5.5亿元的委托贷款。

本次交易的抵押物系公司全资子公司拉夏贝尔服饰(太仓)有限公司(下称“拉夏太仓”)位于太仓市的部分房地产,包括房屋建筑面积12.82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面积12.69万平方米,外加嘉裳仓储100%股权。

对于此笔借款的用途,拉夏贝尔表示,其中2亿元将用于拉夏太仓偿还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借款;剩余3.5亿元将用于支付公司供应链采购货款。

公司表示,本次交易旨在以融资为目的,有效盘活公司长期存量资产,为主营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若后续公司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上述抵押及质押资产存在所有权变更的风险。

面临多重资金压力,财经网注意到,拉夏贝尔此次披露的公告出现“低级错误”。

11月27日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2018年,拉夏太仓实现净利润7691.51万元,而在公司2018年年报中则显示,该公司当年亏损7691.51万元。

关店风波未息,产品掺假再遭处罚

拉夏贝尔成立于2001年,主打女装。在公司实控人邢加兴看来,“发展中的公司是停不下来的,国内消费市场每年都是20%多的增长,如果不开新店就意味着倒退。”

秉承着这样的目标,继2014年与2017年接连登陆港交所、上交所后,“筹资、开店”成为近几年拉夏贝尔的主色调。

拉夏贝尔“圈地跑马”的速度堪称迅猛。根据公司招股书显示,2012年,公司还仅有3340家门店。到了2017年,拉夏贝尔拥有各类网点激增至9448家。截至2018年末,公司旗下仍有9269家门店。

高速扩张带来的红利期非常短暂,一边开店一边关店的拉夏贝尔很快遇到了问题。2018年,公司首次出现亏损,亏损额达1.6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拉夏贝尔表示除终端销售下滑、毛利率下降等因素外,也集中反映出公司“多品牌、直营为主”的业务发展模式急需调整。

今年以来,拉夏贝尔开启了“关店潮”。

截至2019年6月底,拉夏贝尔境内零售网点数量为6799个,较2018年底的9269家门店锐减2470个,平均每天就有13家门店关闭。

与此同时,公司的亏损面在进一步扩大。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拉夏贝尔实现营业收入57.57亿元,同比下滑7.16%;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同比大减444.7%至亏损8.25亿元。

此外,拉夏贝尔预计,2019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可能为负值,若明年公司仍未成功扭亏,或将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期,拉夏贝尔因产品质量问题再遭行政处罚。

拉夏贝尔产品掺假遭行政处罚,资金链捉襟见肘“以贷还贷”

来自:天眼查

天眼查显示,11月12日,因生产、销售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拉夏贝尔被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没收违法所得635.6元,罚款6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7年5月2018年9月,拉夏贝尔曾两次因为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分别被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行政处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