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夫妻儿在国外、女在上海,为啥有福不享2毛钱1根农村割芦苇?


入冬的一个周末,山西南部的中条山里刮着四、五级的北风。摄影师看到山路边的一个沟底,有一对农民夫妻,正在忙活着收割芦苇。

他们把已经干枯的芦苇顺着根部割断,堆放到一起,再按 100根1捆用草绳扎好,然后一捆捆扛到路边的电动三轮车上。大冷天里我们冻得发抖,他们还要这么地辛苦,受同情心和好奇心的驱使,我和影友走了过去。

这位大叔姓姚,今年已经72岁了,老伴小他1岁,住在离这里不到10里路的农村。姚大叔说芦苇干了以后就得早点收回去,要不然赶上一场大雪受潮沤了就没法卖了,这几天家里的6亩庄稼地里又没啥活儿,收芦苇的时间得抓紧。

大妈说的仔细:这芦苇杆过去能编席子、盖屋顶,现在只有扎花圈用了,1根两毛钱,她俩今天早上10点上山、后晌4点回去,一天下来能扎十来捆、卖上200多块钱。她身后的这块地估摸着能收1万根左右,她要把卖的2000多块钱攒下来,等过年回来了给孙子、孙女发压岁钱。

一提起儿女来,姚大叔满脸是骄傲:大儿子、儿媳在美国生活已经好些年,二儿子夫妻俩在侯马市工作、儿子去年被派到非洲当技术员,姑娘是老小,大学毕业以后在上海工作、落了户。

大妈说,几个孩子在外面能干、在家里是孝子。现在国家政策好、不交公粮还发补贴,我和他爸种点地、再卖点芦苇买点菜也足够过日子了,几个孩子还只怕老两口舍不得花钱,隔三差五给他们手机发红包。儿女们都把她们接过去,在美国、侯马和上海住过,可她习惯了窑洞的冬暖夏凉,每次都停不了半个月就想回,他爸也是在农村干了一辈子闲不住,就喜欢一天在地里跑。

姚大叔告诉我们,大儿子今年夏天又让他们办签证过去,可他俩自打孙女小的时候住过1个月以后就再也没有去:美国有啥好?现在日子这么美,咱自己家天也是蓝的、月亮也是圆的,吃的顺口睡得香,社会上还没有人拿着枪去学校干坏事,真吓人!


正说着话,大妈的手机响了。可能是怕那边听出来有刮风的声音,大妈只说了句,我和你把在村头逛哩,等回去了给你回电话,之后就匆匆地挂了。大妈说,孩子们都工作忙,我们又过得好好的,可不能给他们添麻烦。子女们总是怪姚大叔老两口有福不享,偏偏要回农村不闲着,您能理解吗?【想看到更多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