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征收时不能一刀切,对于违法建筑,不要掉入这几个误区

大规模拆除违法建筑目前正不分地域、不分城乡,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它似乎是时下全国各地排名第一的中心任务。整治违法建筑是为了维系社会秩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相关方陷入了多个认知误区,比如说违法建筑就必须要拆除,更有甚至,平时无作为,征时一刀切,以致于整治违法建筑进行过程中过于混乱。房屋征收时不能一刀切,对于违法建筑,不要掉入这几个误区!

房屋征收时不能一刀切,对于违法建筑,不要掉入这几个误区

认知误区一:认定“违法建筑”不依法

正确认知:“违法建筑”必须严格依法认定

对于有些违法建筑而言,确实是普通人仅凭朴素的认知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的,像加盖出的彩钢板房。但需指出的是,“违法建筑”也是行为人通过自身的人力、财力所搭建出来的民法上的“物”,这就存在一个其是否享有物权的问题。即使建筑本身确实违法,但就修建建筑的材料本身,这个物权是客观存在的。同时,究竟一处建筑是不是真的违反《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的规定,缺乏必要的建设审批手续和证件,都需要严格依法进行认定,而不能仅凭直观感觉。

因此,如果涉案建筑根本就不是违法建筑,却被错误的认定为违法建筑进而实施处罚甚至强拆,那么这个“违法建筑就该强拆”就变成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客观上就构成了对公民合法财产权的肆意践踏。因此,认定这一环节,是极为重要的。事实上,国家法律法规对于哪一类建筑属于违法建筑做了相对具体的规定,一个建筑是否违反了法律法规,它是否缺乏必要的建设审批手续和证件,需要由法律规定的政府部门依法来进行严格认定。通常来说,城市里面,规划部门;农村,国土部门;其他部门,无权认定一般的违法建筑。

房屋征收时不能一刀切,对于违法建筑,不要掉入这几个误区

认知误区二:平时无作为,征时一刀切

正确认知:“违法建筑”不能是一拆迁就打击,不拆迁不打击

实践中,这种情形已经存在多年了,叫做“以拆违代(促)拆迁”。当事人建造了十几年甚至更久的房屋,经营、居住都没有过任何问题,也从来没人找上门来进行认定、处罚。然而只要房屋所在地被划入征收范围,立马麻烦就来了,房屋就会被认定为违法建筑,进而强拆却不予补偿。试问,这个真的公平、合理么?《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律师通常认为,该条处罚时效限制了行政机关对违法建筑进行处罚时的权力行使,对于那些已经屹立了10年甚至更久的房屋建筑,行政机关再来实施处罚是于法无据的。当然实践中行政机关和法院通常不会这样理解。但无论如何,拆违总是和拆迁相伴相生,从最朴素的价值判断来看,这是有问题的,不正义的。

房屋征收时不能一刀切,对于违法建筑,不要掉入这几个误区

错误认知三:“违法建筑”必须拆除

正确认知:“违法建筑”不一定要拆除,还有其他的处罚方式

《城乡规划法》第64条规定,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罚款。这其实也就是在说,拆除或者强行拆迁只是违法建筑处罚的措施之一,并不是所有的违法建筑都需要被拆除。行政行为需遵循“最小损害原则”,也即实现依法行政要最小限度的损害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此外提示大家这一点,私自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建造的房屋进行转变,这类违法建筑是违法程度比较轻的违法建筑,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补救转化为合法建筑。就比如说允许建造面积为200平方米,但是实际用了220米。这虽然没有根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要求进行建造,然而对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的顺利进行没有影响的行为,所以可采取适合的补救方法进行补偿。

房屋征收时不能一刀切,对于违法建筑,不要掉入这几个误区

认知误区四:针对违法建筑随意强拆

正确认知:违法建筑强拆不能瞎拆,程序必须合法

部分执行者会随意实施“强制拆除”行为。需注意,实施“强制拆除”有一定的法律程序,不是你说要强行拆除就能不经过程序立马拆。由于实践过程中,主要是行政机关来负责对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缺乏法院的司法审查,所以过程很容易就会变得混乱无序,程序上存在很多问题,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就是造成百姓不应有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的损失。违法建筑的拆除必须要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先要作出限期拆除的行政决定;进行催告;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实施行政强制拆除决定;对社会的不特定多数人,进行公告限期拆除。且只有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进行行政诉讼时,才能准备进行强制拆除。

总之,是不是违法建筑要严格依法判定,是违法建筑就要严格依法处理,但“零容忍”态度治违与“人性化”态度拆违这两者必须共存。此外,不能否认在征收拆迁过程中会遇到违法建筑现象,但“以拆违代(促)拆迁”的工作方式须得从中剔除掉。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征地拆迁补偿不合理或者相关问题,可以私信我,提供免费咨询!点击文章尾部“了解更多”免费咨询我们。我们将为您带来最专业的法律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