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河南要开通三条高铁,郑州的“1小时朋友圈”又扩大了

后天,河南要开通三条高铁,郑州的“1小时朋友圈”又扩大了

后天,河南要开通三条高铁,郑州的“1小时朋友圈”又扩大了

11月29日下午,河南青年时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2月1日,我省将新开通运营三条高铁:郑渝高铁河南段、郑阜高铁河南段、京港高铁商合河南段,这意味着河南省“米”字形高铁的路网建设更趋完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河南省会郑州的“1小时朋友圈”又扩大了。

昨天下午,记者的朋友圈已经有人兴奋地表示:“高铁回家,可以抢票了。”

南阳、周口加入郑州“1小时朋友圈”

郑州新增的“1小时朋友圈”有南阳、周口两市的部分城市,主要是我省“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的“一撇”——郑渝高铁河南段,“一捺”——郑阜高铁河南段。

后天,河南要开通三条高铁,郑州的“1小时朋友圈”又扩大了

其中,郑渝高铁河南段是中原通向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全长350.8公里,总投资443.7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开通后南阳到郑州的时间将由3小时缩短为1小时20分钟,共新建郑州南、长葛北、禹州、郏县、平顶山西、方城、南阳东、邓州东等8座车站,随后进入湖北省境内,终到襄阳。

郑阜高铁是中原通达东南地区的重要线路,全长210.9公里,总投资338.1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开通后周口到郑州的时间将由2小时缩短为40分钟,共新建许昌北、鄢陵、扶沟南、西华、周口东、淮阳南、沈丘北等7座车站。

此外,与这两条高铁同时开通的还有京港高铁商合河南段,将连接拟建的雄商铁路,全长47.8公里,总投资94.5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自商丘站引出,新建商丘东站。

三条高铁同日开通展示“河南速度”

本次河南同时开通三条高铁,在河南乃至全国高铁通车历史上均属首次,而且在前期工作推进、工程建设速度方面都创造了“河南速度”,在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含量方面,也创造多项“第一”,如郑渝高铁上跨京广客运专线万吨T构桥,实现了国内首座万吨级曲线T形高铁桥成功转体施工。

四大亮点期待您亲自体验

河南青年时报记者注意到,这次新开通的三条线路,还有这样四大亮点:

亮点一:“美颜”高铁,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后天,河南要开通三条高铁,郑州的“1小时朋友圈”又扩大了

本次开通的三条线路经过国家级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内自然环境敏感点多,对环保措施的制定等要求更高。

因此,工程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环水保措施,坚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郑渝跨南水北调总干渠连续梁实行全封闭挂篮、竖转法施工,有效避免了对水源的污染;结合气象、水文、土壤、地形等情况,因地制宜栽种花草树木和绿化乔灌,为高铁“深度美颜”,打造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绿色高铁。

亮点二:现代+历史,古今混搭、神仙组合

文化高铁亮点突出。以高铁站房为代表,将厚重地域历史文化与时代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实施“中原文化站房”建设。

后天,河南要开通三条高铁,郑州的“1小时朋友圈”又扩大了

创意源自孔明灯的南阳东站候车厅菱形天窗

尤其是南阳东、平顶山西、周口东、许昌北4个地级市车站,禹州、邓州东2个县级车站,头顶“孔明灯”、脚踏汉代石画像、钧瓷汝瓷廊柱矗立期间,伏羲、女娲、老子、雄鹰、飞鸟等独特的文化符号与现代交通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被媒体赞为“古今混搭、神仙组合”,走进车站好似穿越古今历史。

亮点三:科技含量高,填补我国高铁技术空白

重难点工程实现突破。对部分技术含量高、安全风险大、建设标准高的重难点工程,建设方开展专项科技攻关,调整优化施工方案,取得一个又一个技术新突破。

国内横向偏心距最大的转体斜拉桥--郑万跨郑西高铁斜拉桥采用转体法施工;国内350公里时速无砟轨道高铁跨度最大的郑阜跨宁洛高速公路钢桁加劲连续梁,采用挂篮悬浇、支架法拼装施工;郑阜跨新运河连续梁采用节段预制、胶结拼装新工艺,填补我国高铁该项技术空白。

后天,河南要开通三条高铁,郑州的“1小时朋友圈”又扩大了

高铁南阳东站内的母婴室(设计图)

亮点四:人性化设计,乘客出行更便捷、贴心

客服功能大幅提升。按照“舒适温馨、智能便捷”的理念,突出人性化细节,引入电子客票系统,优化旅客换乘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车站还设置有梳妆台、母婴室、智能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等设施,出行便利大大增加。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

记者 王昊/文 赵墨波/图

审核 田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