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为什么不能算江南?

扬州无论是文化还是地理都不是江南。

扬州全境讲的都是江淮官话(江北话),而非吴语(江南话)。

扬州的主体民系也几乎全部为江淮民系(江北人),而非江南的吴越民系。

扬州的菜系为淮扬菜,淮(淮安),扬(扬州),正是代表了江淮之地的菜系。

扬州的本土建筑也皆为淮派建筑,参考扬州东关街,东圈门,扬州盐商宅邸。

淮派建筑为裸砖清水墙,而非江南式的粉涂白墙。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遮莫淮南供给重,逢人犹说好维扬。

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我来淮海涉三春,三访龙兴旧僧舍。

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四海兵戈尚未宁,谩劳淮海写仪形。

欲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淮南道,唐贞观置,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等范围;即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湖北应山、汉阳以东的江淮地区,治所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淮南东路是中国宋朝(960年-1279年)的一个地方行政区。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二路。首府在今天的扬州。

《扬州慢·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唐《扬州春词三首》——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

唐张祜《纵游淮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扬州是江淮,江北文化,江淮民系,淮派建筑,淮扬菜,江淮官话,属于淮南东路,河南江北行省,淮海名都,淮左名都等等,不一而足。

江北四镇

江北四镇是明末清初南明政权的淮安、扬州、庐州、泗州等四个重要军区。

其主要将领为黄得功、刘良佐、高杰以及刘泽清。

史可法失势之后自请督师江北,前往扬州统筹江北四镇军务机宜。

史可法从南京出发督师江北,当时的南明政权的中心在南京(江南)。

------------------------------------------------------------------------------------------------------

江北大营

清廷为了阻击太平军北进在江北扬州建立的军营。

1853年(咸丰3年)3月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4月攻占扬州,清钦差大臣琦善赶到城外建立此军营,堵击太平军,收回扬州。次年琦善死,托明阿继任钦差。1856年为秦日纲所破,扬州被占,托明阿被革职。清廷随即命德兴阿为钦差,复攻克扬州,重建江北大营。1858年9月,陈玉成、李秀成击破江北大营,10月破扬州,江北大营最终溃散。次年德兴阿被革职。

与位于扬州的江北大营对应的是江南大营,江南大营在南京城外的孝陵卫。

——————————————————————————————————————

扬州为什么不能算江南?

扬州究竟是哪里的城市。

其实可以从扬州和哪些城市更为靠近,聚类中分析出来。

与扬州聚类的是什么城市,那么就可以分析出扬州属于什么样的城市。

扬州是与旁边的泰州,淮安,南通等聚类的淮扬文化的城市,又称为江淮,淮东,苏中。

通泰扬三地,苏中三城往往是会并举的。

这三地皆不过江,位于长江北岸沿江。

北面的淮安也有不少的交流,经常放在一起说。

有大运河沟通,都地处江淮之间,平原来往便利。

比如淮扬的概念。

淮扬:汉为临淮、广陵二郡;唐、宋为楚、扬二州;元代为淮安、扬州二路;明清为淮安、扬州二府;今天的淮安、扬州二市。

淮扬菜的名字同理。

同时,扬州又经常会与南京,镇江并举。

比如宁镇扬的称呼。

这三个地方,都是说江淮官话的,沿长江,很靠近,而且这三个城市都有淮派建筑。

南京老门东,扬州东关街,镇江西津渡,三者的建筑都是一样的。

扬州的淮扬菜也传入对岸的镇江,在镇江也有分布。

而扬州却不和苏州,杭州等城市聚类。

苏锡常聚类,这不用说,苏州和上海,或杭州也聚类,苏沪,苏杭等词,也是并举的。

但没有听说过杭扬,沪扬,苏扬这种并举的说法。

所以说,扬州是江淮城市,与他聚类的城市都是江淮官话区的城市。

而不是什么江南文化的城市。

扬州与吴语区的苏杭嘉湖沪这些城市根本不聚类。《旧唐书》:“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

作家朱自清曾写过一篇文章:《我是扬州人》,其中阐述了自己对扬州衰落的伤感,以及被部分上海人“地域黑”的辛酸:扬州人在上海被称为江北老,这名字总而言之表示低等的人。江北老在上海是受欺负的。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军占领扬州,改扬州路为淮南翼元帅府,寻改淮海府。

从扬州自己的大明寺来看从唐代至清代扬州的准确定位

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的蜀岗中峰上,大明寺之所以名扬海内外,其悠久历史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曾经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鉴真和尚。鉴真和尚曾在大明寺讲律传戒,名闻遐迩,为僧俗所景仰,有着崇高威望,享“江淮化主”之誉。

鉴真乃江淮化主,若扬州是江南,为何不是江南化主?

————————————————————————————————-

乾隆帝曾题额“蜀冈慧照”,题联:“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清廷因讳“大明”二字,曾沿称“栖灵寺”。左序东折墙壁上嵌雍正年间石刻“淮东第一观”五大字,书法由金坛蒋衡(湘帆)书写。

乾隆题字:淮海奇观。

都知道淮海指的是什么,民国所谓的淮海省,淮海战役,不是江南战役,渡江战役才是从淮海进入长江以南。

雍正年间时刻:淮东第一观、

淮东第一观,若扬州是江南,为何不是江南第一观?

——————————————————————————————————

“平山堂”初建于宋庆历八年欧阳修知扬州时,年42岁。公务之余,寄情于山水诗酒,游目骋怀,筑平山堂作讲学、游宴之所,数月而成。因望江南诸山,含青吐翠,飞扑于眉睫而恰与堂平,故定堂名为“平山堂”。

北檐下有清光绪二年林肇元所题匾额:“远山来与此堂平”亦点明含义。山堂建成后,欧公寄书前任太守韩琦曰:“独平山堂占胜蜀冈,江南诸山一目千里”。

首先,扬州市区几乎无山,不可能有所谓的“诸山”,蜀冈是一个小山丘地势较高,所以能望的见长江对岸的江南诸山,而恰恰说明了扬州在江北,平山堂坐落江北,可远眺江南。

——————————————————————————————————————————————————

综上所述,扬州作为江北,淮南,淮海而非江南的定位,从唐一直到清,都是明确的。

即便清代有所谓的江南省,下江南,乾隆,雍正也都给扬州题的是淮海,淮东,而非江南。

扬州为什么不能算江南?
扬州为什么不能算江南?
扬州为什么不能算江南?
扬州为什么不能算江南?

扬州的传统建筑也是清水裸砖墙而非江南的粉涂白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