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版“破镜重圆”,留下一首极美的诗,还诞生了一词牌名

“破镜重圆”的故事想来大家并不陌生。

故事主人公乐昌公主是南朝陈后主的妹妹,才貌双全,成年后便嫁给当时的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

后来南陈被隋朝灭亡,陈后主及其后宫女眷皆被俘虏,乐昌公主也在其中。

而早在国破家亡之前,乐昌公主和驸马徐德言就担心会因战乱离别,所以将一铜镜一分为二,各执一半。

两人约定好明年的正月十五那日,将各自的一半铜镜拿到隋朝国都的闹市去叫卖,以此作为相见的凭据。

乐昌公主被俘虏后,被越国公杨素纳入府中,百般宠爱。

而乐昌公主却终日愁眉不展,终于熬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唐朝版“破镜重圆”,留下一首极美的诗,还诞生了一词牌名

她托老仆拿着铜镜到闹市上去叫卖,而此时的徐德言一路颠沛流离,终于在十五那日赶到了都城。

他拿着一半的铜镜和老仆手中的半片铜镜合上了,同时他也得到了妻子的下落。

他托老人给妻子写了一首诗“无复嫦娥影, 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收到丈夫的来信后,也是泣不成声,当即回了一首,“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

杨素有感于两人的深情,便将乐昌公主送还徐德言,有情人终成眷属 。

这便是“破镜重圆”的故事。

唐朝版“破镜重圆”,留下一首极美的诗,还诞生了一词牌名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朝也有一个类似于“破镜重圆”的故事,还因此留下了一首极美的诗,诞生了一个词牌名。

这首诗名为《寄柳氏》,全文如下: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其实这首诗还有一个诗名为《章台柳》,而关于这首诗的题材一直是有争议的。

因为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词,后来“章台柳”的词牌名便是出于此。

但不管是诗还是词,作者在文中流露的那种缠绵不尽的相思之情,千年来打动无数人。

唐朝版“破镜重圆”,留下一首极美的诗,还诞生了一词牌名

这首诗的作者名为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他有一个十分宠爱的爱妾名为柳氏,两人在安史之乱后离散。

当时韩翃回家探亲,将柳氏留在长安,而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沦陷,柳氏的处境就变得十分危险了。

乱世中,一个有着倾城之貌的弱女子,她的下场可想而知。

而韩翃的这首诗表明写的是“柳树”,实际表达的却是对柳氏的无限担忧之情。

唐朝版“破镜重圆”,留下一首极美的诗,还诞生了一词牌名

诗歌开头连用两个“章台柳”,足见诗人呼唤之急切。

“颜色青青”一句则问出了他心中的担忧。

当时的柳氏青春正貌,容颜艳丽,却又是孤身一人,长安那么混乱,诗人怎能不担忧,所以忍不住问道:“你是否还安好”。

而接下来的两句是对“今在否”的进一步推测。

“长条”一句是对“颜色青青”的补充,意在凸显柳氏的婀娜多姿。

“攀折”则是暗指柳氏可能已经落到他人的手中。

这首“寻妻”诗写得很是直白,但却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唐朝版“破镜重圆”,留下一首极美的诗,还诞生了一词牌名

而韩翃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柳氏在长安城破后,被蕃将沙吒利所劫,沦为姬妾。

在长安被收复后,韩翃跟着节度使侯希逸回到了长安。

他到处打听柳氏的消息,得知她的下落后,便命人准备了一袋沙金装入其中,还在沙袋上题了这首《章台柳》。

而收到这首诗的柳氏也是肝肠寸断,和了一首与之类似的诗,“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后来随着这两首诗的传播,有侠义心肠的人将此事禀报给唐肃宗。

唐肃宗被韩翃和柳氏诗中所流露的真情所打动,于是下诏将柳氏判给韩翃,两人因此破镜重圆。

唐朝版“破镜重圆”,留下一首极美的诗,还诞生了一词牌名

韩翃不但抱得美人归,他的这首“寻妻诗”,有情有义有水平,感动了世人上千年。

不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破镜重圆”的故事,欢迎一起来分享哦。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