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快!吉林省查获的6.5吨假冒伪劣食品昨日在辽源集中销毁

28日上午,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辽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辽源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举行集中销毁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保健食品现场会。伴随着机械作业的轰鸣声,共有150余种、300余箱、8万余盒、共计约6.5吨的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保健食品等被集中销毁,货值总金额3000余万元。

据介绍,本次查处的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保健食品的生产加工场所都在外省,通过网络销售出现在我省消费者手中。我省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线索,紧追不放,联合公安机关,进行追本溯源,最终将黑加工场所一举摧毁。

痛快!吉林省查获的6.5吨假冒伪劣食品昨日在辽源集中销毁

记者在销毁现场看到,很多被罚没的假冒伪劣保健食品,都强调其有“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辽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稽查局局长张勇告诉记者,根据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保健食品名称和说明书上禁止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禁止宣传产品疗效。不法分子通过在普通淀粉中非法添加二甲双胍、硝苯地平等成分,使这些所谓的“保健食品”暂时对疾病产生效果,然而长期服用,却将严重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

辽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稽查局局长张勇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要擦亮双眼。保健食品代替不了药品。

自联合行动开展以来,吉林省联合工作组紧密联动、高效协作,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活动重拳出击,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安全问题案件328件,罚款金额355.6万元,取缔无证企业(含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18家,移送司法机关7件,公安机关立案6件。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结合“昆仑行动”,累计侦办食品犯罪案件9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1人,查扣有毒有害食品10余吨,假劣保健食品2万余箱,涉案金额3亿余元。其中,在保健食品方面,全省共出动监管人员27766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0489户次,责令整改不规范经营行为129起,处置群众举报线索31条,各地向公安机关在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动中移送涉嫌违法犯罪案件5起。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