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反思:《庄子》利剑挥出发现鲲鹏,突然知道被瞒千百年的秘密

一、

庄子比老子晚出生约二百年,非常幸运。

假定庄子出生得更早,将没机会看到《道德经》,那他的感悟恐怕没那么深刻,没准就是在河边垂钓的老农,来几句乡间脱口秀,愉悦乡邻。

庄子是幸运的,因为比老子出生晚,看过老子所写的《道德经》,领悟之后兴奋得睡不着觉,挥笔在灯下记录梦境和梦话,写下自己深深的感动,就成了前无古人的寓言故事,变成《庄子》大作。

在我看来,《道德经》是为“道”与“德”写的说明书。而《庄子》一书就是用“道”医治人愚痴的疗效宣传大片,展示“道”的壮丽,展示“道”的奇幻,参演的奇人异士太多,比如孔子和盗跖,还有遮天覆海的鲲鹏,甚至有手持刀斧为天地浑沌开窍的悠和忽。

经典反思:《庄子》利剑挥出发现鲲鹏,突然知道被瞒千百年的秘密

二、

鲲是海中的巨鱼,庄子记载的鲲是生活在北冥大海中,体积庞大达到几千里。

如果考虑现代考古发现,庄子说的难道是史前恐龙时代的巨无霸?生活中北冰洋中?

现在世界上能与鲲相比的只有鲸鱼类中的蓝鲸了,然而还是比不上鲲,因为鲲能变成巨大的鹏,张开翅膀遮天蔽日飞向南方大海。这等水陆两栖的巨无霸,不要说是在地球上,恐怕在银河系也是奇迹,结果被庄子用笔刷出来,这是熬了多少通宵,打了多少梦幻小怪兽爆出来的“道”之大礼包。

与这样的鲲鹏相近,看了让人提神,一下治愈了我们的想象力,不再只是大“道”辗压下的蚂蚁,还可以化身为鲲鹏与“道”同游天地。这等宏伟志向赋予中国人,几千年来从未断绝同道志士……

三、

可以说老子是用理性和老辣的感知推演了“道”的存在,总结出了《道德经》。而庄子是用飞扬的想象,挥剑割开困守理性的规则罗网,穿越时光长河,要与道同在……

庄子飞到天地的无极尽处,看着俩个敢想敢干的家伙,悠和忽商量着要为混沌主宰浑沌“整容”,因为浑沌就象一个球一样,没眼睛没嘴巴没耳朵,于是悠和忽刀斧折腾,结果整容失败,打开七窍的浑沌死了……

这故事比盘古开天地更接地气,让我们现代人想到宇宙大爆炸的前夜……

所以后世的诗人、小说家,还有很多家都服庄子。

四、

写了很多寓言,对庄子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自己的梦。庄子梦蝶醒来后处在大彻大悟的边界,往前一步会怎样?

庄子产生了终极困惑,自己是梦中的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梦醒的自己。

我看过庄子梦蝶的故事,直到有一天我问自己,正在做的事是否是在梦中,最后我验证后得到答案,我没有做梦。

然而突然间我醒了,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泪水已不知不觉淌下来。

多少人会为梦中醒来而失魂落魄,多少人在梦中质疑自己是否会是在做梦,只是怕醒来。那一刻我恨我自己看过《庄子》,否则何必在梦中寻找答案,这样无限循环梦与醒,又如何寻找到答案。

恨过方有解脱,终于知道庄子留给我们什么,你只需在所谓的现实中行动,为一餐一事烦恼,这如同一个个小梦,解脱旋又进入。

为一个个理想谋划努力奔忙,醒悟又不知有何意义,转而又介入其中。

为一次次争吵斗争而撕心裂腹,经过后劝自己下次不必那样,转过来依然入局。

五、

不错,哪怕是无始无终的梦幻泡影,庄子给了我们质疑的勇气利剑,还有疗治自己与“道”同游的头晕目眩。

如此,何必困惑于时空呢?

庄子利剑挥出,要砍破世俗梦幻。于是庄子可以把不同时空的俩个人放在一起,比如柳下惠和孔子。

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是公元前621年前的人物,而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显然俩个人相差70多年,一个老去一个新生,无法相遇相知。

庄子偏把他们放在一起,让他们探讨拯救柳下惠的弟弟,一个让诸侯财主们闻风丧胆的柳下跖,江湖人称“盗跖”。

盗跖手下有几千个小弟,占山为王横行千里。孔子就想让柳下惠劝盗跖从良,说你一个当哥的怎么不管好弟弟。柳下惠反劝孔子,他弟弟盗跖性如烈火,一点就着。而且盗跖聪明狡黠,根本说不动他。

孔子当然不信,自己动身去说服盗跖。见面后孔子就夸盗跖长得威武,夸盗跖天生智慧,这心理沟通力能打120分。结果盗跖反驳孔子说人天生的好就应该感谢父母和天地,孔子不说难道盗跖自己不知道吗,有什么好炫耀骄傲的……

盗跖告诉孔子,伍子胥忠诚为主却被抛尸江中,比干坚持正义却被剖心而死,人生短暂却被功名利禄蒙蔽双眼,迷失自己天然的本性都是不明“道”理,结果盗跖把孔子轰走了……

庄子就是这么调皮的舞剑“仙人”,东劈一下,北捅一剑,把时空整合在一起,用寓言之“道”讲了一个故事,企图疗治被“儒”家捆绑的气血不通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