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浙石化!民族聚丙烯巨頭從世界膜王到石化巨人傳奇之路

據市場消息瞭解,中國軟包裝集團旗下的福建美得石化有限公司

(簡稱“福建美得”)66萬噸/年PDH裝置計劃於2020年初開始試運行。據公開數據顯示,福建美得丙烷脫氫裝置正常生產所需的丙烷原料由福建天匯石化物流有限公司提供。據瞭解,第一船冷凍貨約1萬噸左右進口丙烷,將於11月上半月到港。

堪比浙石化!民族聚丙烯巨頭從世界膜王到石化巨人傳奇之路

天匯承建了碼頭低溫罐區工程,主要建設有丙烷、丙烯儲存、轉輸設施及相應的配套設施等。公司擁有5萬噸液體化工碼頭,一個10萬立方的冷凍丙烷儲罐及部分壓力罐均已建成,另一個10萬立方的冷凍丙烷儲罐即將建成。第一船冷凍貨的到港,為後續福建美得PDH裝置的投產提前儲備原料。後期進口丙烷除正常供應PDH裝置生產外,也可做少量貿易。

由於PDH裝置落地時間較長,2017-2018年國內PDH企業投產進程緩慢。2019年新增2套PDH投產,分別為浙江衛星二期45萬噸/年以及東莞巨正源60萬噸/年裝置。國內已投產PDH裝置總產能擴增到566萬噸/年。2020-2023年預計有多套PDH集中投放,屆時將掀起國內丙烷脫氫制高性能聚丙烯項目的新浪潮,同時也將大幅帶動國內進口丙烷化工需求。

堪比浙石化!民族聚丙烯巨頭從世界膜王到石化巨人傳奇之路

傳奇民營企業佈局石化

中國軟包裝集團是一家綜合性大型國際投資機構,投資領域涉及軟包裝、石化、國貿、港口、能源、物流、酒店、房地產等行業,主要以福州為主基地,已面向全國投資實體企業三十餘家。目前集團總資產220億元,淨資產120億元,年總產值250億元,三年內產值將達到600億元。

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生產企業,產品被美譽為“包裝皇后”。目前已在福建、上海、成都、河南、遼寧投建了五大軟包裝生產基地,具備年生產能力達100萬噸,佔中國34%、佔世界19%的市場份額。

集團為加快軟包裝項目上游產業轉型升級,儘快形成高效集聚的軟包裝產業鏈發展模式,提高我集團產品市場競爭力和企業綜合實力,於2012年開始在福州福清江陰工業區總投資150億建設中景石化科技園,生產聚丙烯薄膜的上游:聚丙烯和再上游的丙烷脫氫制丙烯兩級上游產業鏈的重化工項目,引進世界500強荷蘭利安德巴塞爾、美國霍尼韋爾UOP

代表當前世界領先水平的生產技術,並與多家大型中央企業進行戰略技術合作,可在相當長時期內居行業的先進水平。

堪比浙石化!民族聚丙烯巨頭從世界膜王到石化巨人傳奇之路

2010年集團決定在福州江陰港工業集中中區投建石化項目—中景石化科技園,生產BOPP原料——聚丙烯(PP)石油化工項目和聚丙烯原料—丙烷脫氫(PDH)制丙烯天然氣裂解化工項目。

項目位於福清市江陰工業中區,佔地2000畝,總投資150億元人民幣,

年生產250萬噸聚丙烯樹脂和150萬噸丙烷脫氫制丙烯單體,總產值可達400億元人民幣,拉動下游產業鏈200億元人民幣。項目同時配置建設一個5萬噸液體化工碼頭,和年冷藏貯運丙烷丙烯200萬噸罐區。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技術領先、環保型、安全的石化型企業。

全天候生產產品卻是零庫存

在福清江陰工業集中區,佔地2000畝的中景石化科技園裡,一座現代化石化園正書寫著一家民營企業的傳奇。

中央控制室裡,三個班組共20餘名技術人員,在操作檯前操控著。他們盯著電腦屏幕,偶爾調節參數,一切有條不紊。自從2016年3月兩套聚丙烯生產線投產後,一直是24小時開機作業。

包裝車間裡,熱火朝天。自動下料、稱重、裝袋、封口、噴碼、校準、碼垛……三條智能流水線繁忙而有序,包裝全程只需40秒。裝卸電瓶車穿梭著,將包裝好的產品運往一牆之隔的倉儲物流中心。

然而,當記者移步倉儲物流中心,發現竟如此空曠。原來,產品一入庫就出貨,每天都有120部物流大卡車候在門口排隊等貨。

一天產量3000噸、產值3000萬元,生產的聚丙烯除了自供羅源基地生產薄膜外,大部分外銷,只是實在供不應求,必須限量供應、款到發貨。”翁聲錦笑眯眯地說。曾經受制於原材料的他,如今氣定神閒。

同樣“走俏”的,還有企業下游產品BOPP薄膜。

羅源灣開發區的生產基地,全球速度最快、寬幅最寬的第6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後,這裡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單廠BOPP生產基地。

作為快速一次性消耗品,軟包裝產業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朝陽產業,BOPP薄膜在業界享有“包裝皇后”美譽,廣泛應用於醫藥、食品、輕紡等行業。

近年來,BOPP薄膜行業持續低迷,國內一些產能低、能耗高、成本大的中小企業紛紛出局。而中國軟包裝集團卻風景這邊獨好:世界最高產能的生產線24小時開機生產,企業“只收現款,概不賒賬”的財務制度即便苛刻,採購商仍排隊上門,園區內近3萬平方米的倉庫,每天基本都保持著“零庫存”。


“口出狂言”背後的膽量和努力

發軔於房地產業的翁聲錦,2006年起決定轉型製造業。

那年,BOPP專委會年度會議在福州召開。會上,當翁聲錦表示要成為“薄膜行業的第一”時,臺下鬨堂大笑。

提起跨界轉行到完全陌生的石化行業,翁聲錦表示:“實業興國,實體經濟的核心是製造業。選擇軟包裝,是因為當時這個行業基礎和規模都比較薄弱,但產品科技含量極高、商機巨大。”

經驗、技術、人才“三無”。翁聲錦聽說德國有生產設備,可廠家一看他原先是搞房地產的,一口拒絕了生意。

憑藉激情、膽量和努力,2006年,中國軟包裝集團在羅源灣畔建了第一條BOPP生產線。十年磨一劍,至今在全國建成五大BOPP生產基地,產量約佔全國的25%、全球的10%,成為“世界膜王”。

雖然產品供不應求,但因上游的原料聚丙烯一直控制在國內幾家石化大企業手中

,即使行情極好的時候,下游單價漲1500元,上游原料商跟著坐漲2000元。成本降不下來,雖然規模做大,卻難言做強。

要想坐穩“膜王”交椅,必須突破這一瓶頸。2012年,機遇來了!

抓住國家鼓勵進口天然氣和投資體制改革“非禁即入”的雙重機遇,中國軟包裝集團決定進軍上游重化工業,落子江陰,投資150億元建設中景石化科技園,並配套建設碼頭和儲罐區。

丙烯、聚丙烯資金和技術門檻極高,長期以來被幾大央企壟斷。翁聲錦此舉再次被認為“口出狂言”。然而,僅僅5年,在當初的一片海域和灘塗上,一座氣勢磅礴的石化產業園區已拔地而起。

奇蹟是如何創造的?“簡政放權,激發了民間資本活力。”翁聲錦說,過去,投資這麼大的項目,都要到國家層面立項、審批。現在,國家將權力下放給省裡。

“我們緊盯產業前沿,引進國際一流技術設備,和我們合作的都是世界500強企業。全球最大的丙烷脫氫壓縮機、全球最大的聚丙烯擠壓機、全球單產最大的丙烷脫氫裝置、全球單產產能最大的聚丙烯裝置……每一樣都是‘私人定製’。而項目的設計、建設和監理則由中石化SEI公司全面負責。”翁聲錦說。


全產業鏈贏得更多話語權

點開中景石化科技園生產關係圖,一個高效集聚的軟包裝產業鏈躍然眼前:進口的液化石油氣(LPG)運抵專用碼頭,通過輸氣管道進入低溫罐區,脫氫後製成丙烯,再經過催化、裂解、聚合成聚丙烯,最後加熱拉伸就是薄膜。

同時,LPG可生產液化天然氣(LNG),作為工業或者民用燃料。而在生產丙烯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還可衍生出汽車用液氫新能源和雙氧水、環氧丙烷等重要化工原料。其中,用雙氧水生產的己內酰胺,恰恰是鄰近長樂紡織產業集群的“主菜”。

當初選擇江陰投建中景石化科技園,翁聲錦看得很遠。

這裡是天然良港,可停靠30萬噸級的輪船,實現貨物大進大出,降低成本。我們已和中東、美國的4家天然氣供應商簽下了10年的供貨合同,進口炳烷裂解生產丙烯。”“這裡北至上海,南到廣東,半徑約500公里。而這個區域塑料消費佔全國的70%,車間建在銷區,將讓企業每年節約中間成本2億元。

同時這裡還是自貿試驗片區,有很多優惠政策。”

翁聲錦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將這裡打造成為全亞洲的LPG現貨基地,全亞洲的LPG貿易都可實現在任意地開單、在江陰港交割。”

全產業鏈,不僅能讓中國軟包裝集團的成本下降,產品競爭力、企業話語權凸顯,還可能讓企業在LPG的國際期貨中擁有話語權。

最新動態:90萬噸PDH項目已獲批

2019年11月4日,福州市福清市人民政府官網公佈,對“福建美得石化有限公司年產90萬噸丙烷脫氫制丙烯項目”作出審批決定的消息。

堪比浙石化!民族聚丙烯巨頭從世界膜王到石化巨人傳奇之路

項目由來:福建美得石化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福建美得石化有限公司年產66萬噸丙烷脫氫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已於2012年11月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並取得了福州市環保局的批覆文件;二期工程《福建美得石化有限公司年產66萬噸丙烷脫氫項目二期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已於2013年12月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並取得了福州市環保局的批覆文件。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9月開工建設,目前處於設備安裝階段,預計2019年3月投料試生產;而二期工程尚未開工建設。

為保證丙烯單體的供應,福建美得石化有限公司擬對原二期工程生產裝置的工藝和規模進行調整,生產工藝調整為引進美國Lummus公司的Catofin工藝進行丙烷脫氫生產丙烯單體,生產規模擴大至年產90萬噸丙烯產品。

本項目所需原料丙烷將從美國、中東、印尼、澳大利亞等國進口,所得產品丙烯均用於中景石化、中江石化的PP裝置正常生產使用。丙烷脫氫項目的建設使得丙烷脫氫制丙烯、丙烯聚合制聚丙烯、聚丙烯加工成BOPP成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將極大提升中國軟包裝集團的競爭力。

聲明:本圖文內容來源於公開資料或者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若您發現圖文內容(包含文字、圖片、表格等)等對您的知識產權或者其他合法權益造成侵犯,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