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顶科技:挑战与日俱增 股东连连减持

11月25日,千亿级别的明星大牛股汇顶科技(603160.SH)高位跌停。

跌停的原因主要与公司最新发布的减持公告有关,根据公告,持股11.85%的大股东汇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2278.66万股,拟减持股份不超公司总股本的5%,拟减持时间为2019年12月16日起至2020年06月12日。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监测,多家媒体对减持一事进行相关报道和解读,虽然市场对于汇顶科技的基本面认可度依然较高,但对于汇顶科技后续的发展存在一定担忧,而知名大股东的连续减持行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忧虑情绪。

作为新晋的千亿科技明星股,享受光环的同时,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

汇顶科技的喜与忧

汇顶科技是本年度备受瞩目的大牛股,如果从今年1月2日第一个交易日开始计算,截止该股股价最高位231.8元/股,涨幅最高已经达到186%,如果以年内最低点算起,最大涨幅更是高达206.65%,远超同期三大指数的涨幅。

与股价一并走强的还有汇顶科技的业绩。2019年10月24日,公司披露2019年三季报。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78亿元,同比增长97.77%;归母净利润17.12亿元,同比增长437.22%;基本每股收益3.82元/股,同比增长445.7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80%,较去年增加25.94个百分点。

对于2019年业绩暴涨,汇顶科技表示主要源于屏下光学指纹的大规模成功商用,带动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2019年以来,包括华为、小米、OPPO以及vivo等一线手机品牌在内的新机均采用汇顶科技的光学屏幕指纹芯片,汇顶科技指纹芯片在新机中导入比例接近90%,从全球指纹芯片市场占有率可以看到,汇顶科技稳居全球第一。

从汇顶科技的公开资料来看,公司的产品线十分丰富,包括微控制器、低功耗蓝牙芯片、心率传感器、入耳检测、生物识别产品和人机交互产品等,但是公司留给市场的印象,主要还是在指纹识别芯片上,公司的其它产品并无领先优势。

据汇顶科技2019年半年报数据,指纹芯片的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达85.75%,较去年同期占比增长了8.77个百分点,指纹识别技术的需求爆发是汇顶科技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指纹技术带来业绩爆发固然是好事,但舆论场也因此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指纹技术行业的空间还有多大?二是科技产品迭代较快,一旦指纹技术产品的增长趋缓,汇顶科技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

关于问题一,雪球上一篇名为《汇顶科技,偏科之王还值不值得买?》的深度文章提到,指纹识别产品真正大的应用场景是智能手机,特别是屏下指纹产品。如果不考虑5G可能带来的换机刺激,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增长已经陷入停滞甚至负增长。汇顶业绩爆发来自市场的存量替代,不是百花齐放,而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旗舰手机已经在去年四季度开始替代,可以想象,到今年的三季度全部智能手机厂商的旗舰机型都会完成屏下指纹的替代,汇顶科技下一步的业绩往哪走?

科技公司最大的风险之一来自技术迭代,该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将如今的汇顶科技与电容识别时代的主要竞争对手瑞典公司FPC作对比。FPC公司曾是全球第一大指纹识别芯片供应商,4年涨了246倍,营收从2012年的时候百万级别杀到2016年最高峰时达到7.2亿美元,但随后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更替快速陨落,基本退出竞争行列,而汇顶科技的业绩爆发的开始正是FPC站在高岗上的2016年,汇顶科技又是否会重复着FPC的命运?

关于问题二,自媒体《学股网出品》指出,指纹技术更新换代太快,新技术层出不穷,屏下指纹可能重蹈后壳指纹识别的覆辙,届时公司还有什么新的产品能带来很大的增量?

《环视老虎财经》持类似的观点,认为在智能手机总体销量放缓的背景下,汇顶科技想要更进一步,似乎还需要拓展其他产品线。

千亿明星股的挑战

作为年内股价一度翻三倍的科技明星股,虽然市场存在对其未来发展质疑的声音,但总体而言汇顶科技的基本面依然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股东减持对公司基本面难以产生根本影响,优秀的公司即便股东减持也有大量资金愿意买入。

然而,汇顶科技减持引发的大跌,或需引起管理层格外的重视。

汇顶科技的股东背景比较特别,大股东张帆有绝对的控股份额,第二大股东汇发国际背后是半导体大厂联发科,而前两大股东都在公告减持。尤其是联发科,从汇顶科技上市以来到现在一直在减持,手中持有的股份也有近半被抛售,而且还要继续减持。

在不少媒体和投资者看来,在半导体这个行业,比全球著名IC设计厂商联发科更看得明白的机构可能不多了,虽然减持的动机有很多,减持也是股东的合理需求,但联发科是否从中看到了科技周期的更替以及半导体行业格局更远的发展趋势从而选择减持成为市场热议和担心的话题。

丰富产品线和壮大科研实力固然重要,但对于汇顶科技这只舆论关注度急剧上升的“当红炸子鸡”而言,如何合理向市场传递的公司发展预期,避免股价的大幅波动,或是这家明星企业所应重视的方向。(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