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揭開越南仇華原因,披露明朝皇帝對抗戰臣子不義

  • 談到中國以前的附屬國,很多人都津津樂道,享受大國姿態,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列舉出,
    越南,朝鮮,泰國等國家,認為他們很願意成為中國的附屬國,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越南就是被迫營業之一。
  • 這個紀錄片是央視拍攝的名人尋根節目【客從何處來】。這期是作家易中天老師尋根,最後追尋到今越南河內,揭開明成祖朱棣以幫助恢復陳朝為名出兵安南(越南),強行將其納入明朝版圖,越南反抗明朝,易中天老師的十八世祖易先在這場戰爭中也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 聊紀錄片之前先交代越南的歷史背景
  •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 漢武帝時期滅掉南越國,在越南中北部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
  • 從漢朝到五代期間越南建立林邑國,吳朝,吳朝開始越南脫離中國,正式成為附屬國。接著丁朝。到明朝時越南是陳朝時期。
  • 1406年越南陳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朱棣以幫助恢復陳朝為名出兵安南,強行將其納入明朝版圖,但之後當地民眾尋求獨立的鬥爭一直沒有間斷,直到1418年,越南人黎利發動藍山起義。
紀錄片揭開越南仇華原因,披露明朝皇帝對抗戰臣子不義

交趾(越南)

  • 紀錄片【客從何處來】梳理整理關鍵對白旁白
  • 易先,易中天老師十八世祖,駐守交趾涼山知府
  • 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武孟河先生接待易中天老師

武:這幅圖的人是阮廌,他輔佐黎利發動藍山起義。阮廌寫了一部越南著名的文獻【平吳大誥】,是越南第二次獨立宣言。

:【平吳大誥】裡面說到越南有丁李陳等朝代,跟你們中國的漢唐宋元是一樣的,雖然有時候強弱不同,但是我們不缺少英雄豪傑的

:就是我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有我們的山,我們有我們的水,我們有我們的人民,我們有我們的歷史,我們有我們的朝代,就像你們中國有自己的朝代一樣

:對,就是這樣的。

易旁白:這是一段我不瞭解的歷史,越南古稱安南。1406年安南的陳姓國王被大臣篡位,明朝朱棣以幫助恢復陳朝為名出兵安南,強行將其納入明朝版圖,改成交趾。但之後當地民眾尋求獨立的鬥爭一直沒有間斷,直到1418年,越南人黎利發動藍山起義

:在這份【明太總實錄】裡面有記錄藍山起義

:易先遣送交趾,諸色工匠七千七百人至京,除釋道經板經文不毀外,片紙隻字悉皆毀之(易看明太宗實錄念)

:你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

:能理解,就是明軍入侵越南後將出色的工匠藝人送到京城,造成人才流失,並且明軍毀壞了越南的文化,這是世界文明歷史上的一個通例,所有戰爭的結果,都是這樣。

:我還有一份那個歷史資料,是越南的【大越史記全書】

:(明軍)所至多行殺戮,其遺民盡掠為奴婢,及轉賣去而四散者矣。明軍到哪殺到哪,非常殘忍,

:不幸的歷史,

:是,實際上,沒有哪個民族會接受別人的統治,我可以理解,中國人民也不願意接受,其他人的統治,越南人民當然也一樣。

易旁白:武館長說,易先作為佔領軍中的一員,因為官職並不顯赫,所以在越南的實力文獻中很難找到他具體行為的記載,武館長指出五百多年前易先駐守的地方,距離今中越邊界只有十幾公里的涼山(越南境內)

  • 接待易中天老師的是另一個越南成功大學歷史系鄭永常教授

:這就是涼山古城,明朝建的,易先就駐守在這裡。在越南的歷史,認為明朝跟越南的那個戰爭,是一個非正義的戰爭,那易先當然是非正義的一方了,但歷史的評價不一樣,

:我這裡有些記載易先的史料。

:易先湘陰人,以國子生守涼山知府,賊破涼山,先自縊死。(易看史料念)

:這裡我們留意一下,自縊死,不是被殺,他是自我了斷的,殉國了,他有善政,本來要還朝的,這裡的老百姓都希望他留下來。

:易先這樣一個事情呢,有很多人對他有懷念,明朝王陽明寫詩對易先的評價。

:金石心肝熊豹姿,煌煌大節系人思,長風憾樹聲悲壯,彷彿當年罵賊時。

:王陽明對易先的評價,對朝廷的忠誠,把易先作為一個大英雄,一個忠誠於國家的人物來看待。

:我以前做了一個研究,易先本身那個死,其實有個非常驚人的秘密。

:驚人的秘密??

:對,有一個密謀,那個密謀不是敵人的密謀,而是易先忠誠於的皇帝的一個秘密決定,

:明,明代皇帝的一個秘密決定??是哪個皇帝。

易旁白:鄭先生說,據史料記載,我的十八世祖易先,在越南涼山擔任知府的時候,正值明朝對越南政策的鉅變。朱棣去死後,他的孫子宣德皇帝,深感連年的戰火,已讓民不聊生,國庫空虛,權衡之下宣德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從越南撤軍。

:但這個事情朝廷沒有公開,這個事情不是這麼簡單。那我們再看一下史料

:上曰,就是宣德皇帝說:昨日所論交趾事,未可以遽言耳。什麼是遽言?

:就是不能夠這麼快就講出來。

易旁白:據鄭先生的研究,宣德皇帝想全身而退,卻又害怕有損大明王朝的威望,於是暗地裡謀劃,找個合適的時機,再體面的從越南撤軍,但他並沒有把這個決定傳達下去。

:就是說易先並不知道,皇帝的這個秘密決定

:就是在這樣一種誤會底下, 他就死守涼山,

易旁白:1426年越南起義軍包圍 了涼山,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易先,還在盡忠死守。

:(易先)顧軍民曰,就是回過對士兵說,吾為社稷死,汝等開門迎接,以悻餘生。(易看史料念)

:就是我為國家死,你們去開門,然後你們活下來。惟殮吾屍骨以葬焉,只要把我能夠安葬了就可以了。

易旁白:在大軍壓境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易先寫了人生的最後一首詩,記錄了當時的情景,

:蠻旗蟻陣猛如烽,萬里軍情隔九重,歸聘未遑難刻緩,敢臨大節愧龍逢。(看史料念)

:他是勇敢的面對,不怕死,但是愧對龍逢

:他還覺得沒有完成臣子的責任,他不知道皇帝已經準備放棄了這個地方了

:那就是一場歷史的誤會了,本來可以沒有這場戰爭。

易旁白:政先生根據史料的記載可知,易先殉職後了,易先的家人及隨從,共有十八人也投井盡忠,大約半年後明朝從越南撤軍,越南恢復獨立。和平給兩國家,兩個民族都帶來了繁榮,而我的先祖們永遠的長眠在了這片異國的土地上,唯一慶幸的是,當年他老人的的二兒子易升留在 了老家湖南湘陰了,才有了我這一支。

易旁白:五百多年前,太初公易先,他是因為殉職而死的,這是一個悲劇,什麼是悲劇呢?黑格爾說悲劇就是善的衝突,就這場戰爭而言,越南方面追求獨立,自由,完全是正義。那就我的先祖,太初公易先來說,他身為大明王朝朝廷命官,被朝廷派到了,朝廷認為是國家國土的這個地方擔任知府,他守土有責,他要忠於職守,他在力不能支的情況下,他自盡殉職,他也是正義的,而我們全人類的文明史,實際上就是在這樣一種,善的衝突二律背反中,悲劇性地的往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