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關中是怎麼衰落的?

熊B貓H不R燒X香


在歷史上關中地區是全國乃至全球的“發達地區”,在歷史上最先稱“天府”的地區不是今四川地區,而是今關中平原。在公元前338年,蘇秦在遊說秦惠王是稱“(關中平原),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畜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裡的“天府”就是今關中平原。一直到三國時期,成都平原在諸葛亮等賢臣的治理下,加之成都平原本身優良的地理條件,逐漸取代關中平原,成為“天府”。在關中平原,曾經孕育了流傳千古的秦朝、漢朝、以及大唐等,關中平原曾經是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後來,隨著全國格局的變化,關中地區衰落了。對於衰落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以下一些觀點:


其一,戰亂引起人口銳減、水利等設施破壞。

關中地區衰落的轉折點是唐朝中葉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使整個黃河流域遭到巨大的破壞,北方經濟凋殘,出現了“人煙斷絕,千里蕭條,萬里空虛”的局面。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而是關中地區失去全國政治中心的的開始,從此整個關中地區一陣不起。中晚唐自耕農徹底破產以後,因戰亂引起水利設施,城市的基礎設施等破壞,出現了農名逃亡狂潮,關中地區人口銳減,發展動力不足。

第二,森林萎縮,生態環境惡化。

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獨闢蹊徑,從生態的角度對關中地區的衰落進行了分析,他指出:“歷史時期號稱天府的關中地區由盛轉衰到失去天府的稱號,除了人們早有定論的社會因素外,歷史氣候從溼潤向乾冷變化,森林大面積消失造成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是關中地區失去天府桂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補充一點我的看法,歡迎討論:其實,我不認為關中地區是絕對衰落,而是相對衰落。隨著政治中心、軍事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的東移南遷,關中相對於其它地區地位有所下降,在全國的格局中不在佔據重要位置而已。舉個簡單例子,如果把今日的西安同西漢的長安比,誰更發達?


沙漠孤狼2017


關中地區在中國歷史上屬於頻繁出現的地區,人們並不陌生,但是現在的關中已經遠沒有歷史上關中的繁榮了,這是為什麼呢?作為從周,秦,西漢,隋,唐五個中國歷史上強大王朝王朝的都城所在地,關中地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到了唐朝關中的繁榮達到了頂峰,唐朝的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並且城建面積是公元447年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巴格達的6.2倍,古羅馬的7倍。關中的長安城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大都會。關中的衰敗開始於安祿山起兵反唐,尤其到了五代之後關中地區由於長期的戰亂饑荒陷入了長期的衰敗之中。到了宋代關中地區徹底失去了作為一個大一統國家的政治經濟中心,之後的關中地區再也沒有延續和振興之前的輝煌。總結後小編認為關中的衰敗有以下兩個大點。

第一長期戰亂的破壞

第二長時間作為各王朝都城難免過度開發資源枯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