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逆向投資的三個基本原則 重新審視海天味業和愛爾眼科

經常聽說逆向投資,大家是否認真思考過逆向投資到底“逆”什麼?抄底算不算逆向投資?抄底抄在半山腰怎麼辦?逆向投資和順勢而為是否矛盾?逆向投資是不是意味著不必尊重市場?

本文試圖解答這些問題。

如果每個投資決策都和市場大多數參與者一致,最終將取得平庸的收益,如果少部分決策能夠逆向而為,並且比其他市場參與者更正確,則可獲得超額收益,這是逆向投資的核心邏輯。

要做到逆向並不太難,按股票年線漲幅排名,買進跌得最多的公司,就是最簡單的逆向。

逆得正確則不容易,抄底抄在山腰,逃頂賣在山腳的例子比比皆是。基於市場表象和單一邏輯的逆向投資常常因為“不尊重市場”產生鉅額虧損。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逆向投資,老頓認為大體包含如下三個原則。

逆人性不要逆智慧

市場包含了全體參與者的智慧,價格是集體智慧的綜合反映。格雷厄姆說市場長期是稱重機,長期來看,市場是有效的,正是市場效性賦予市場價值發現的功能。股票持續下跌或者長期被低估,通常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投資者若無視市場智慧,意味著以個人智慧對抗集體智慧,逆勢而為的勝算很低。

雖然市場參與者的集體智慧無可匹敵,但市場並不時刻有效。市場的理性時刻伴隨著人性弱點的擾動,在極端情況下,人性的弱點會遮蔽理性,此時投資者作出群體性不理性的判斷,進而產生極端價格。此時逆勢而為,是和人性的固有弱點對抗,有較高的勝算。人性弱點造成的不理性是暫時的,智慧和理性遲早會迴歸,讓逆市投資者最終賺得超額收益。

巴菲特說,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是對逆人性的經典概括。別人何時恐懼,何時貪婪,卻不容易判斷,也沒有量化指標。那麼,投資者如何判斷市場恐懼和貪婪,作出逆向決策?可以參考下面兩點。

逆價值不要逆價格

以過去成交價作為心理錨定價,是許多投資者的慣性思維。絕大多數技術分析結論都基於股票歷史成交價得出。然而,一支股票跌了20%,可以再跌到50%或80%。一支股票漲了1倍,可以再漲10倍。基於股票價格的逆向投資者通常都有一個心理錨定或指標錨定的所謂支撐位或壓力位,當股價擊穿支撐位加速下跌,突破壓力位加速上漲的例子很常見,可見這些“位”的脆弱性。以過去的價格作為逆勢的基準,或基於感性認知,或基於歷史總結,不依靠健壯的邏輯閉環,成功率只能交給運氣。

倘若把錨點放在企業價值上,當股價與價值產生背離,無論基於PE,PB、自由現金流或者其他估值方法,都更容易作出量化判斷。當企業預期增長完全無法匹配PE,當清算價值高於股價,當未來現金流折現大幅低於當前市值,都可以通過簡單量化得出價格和價值的偏離程度。

以價值偏離作為逆向投資的判斷基準,背後基於邏輯支撐,基於理性判斷,以企業價值為護盾,正確率大幅提升。

逆常識不要逆共識

市場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共識。比如近幾年市場對核心資產的偏愛,前些年對小盤股的偏愛,都成為彼時市場的共識。共識推動價格,價格反過來強化共識。當共識一致性達到高潮,便形成價格拐點。然而共識的強度無法量化,持續時間亦無法量化。過早的逆共識可能讓投資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在尷尬的境地,而且缺乏糾錯的錨點,因為共識本身並沒有錯,只有當共識達到極致的時候才可能出錯。

共識難以捉摸,常識卻顯而易見。當共識造成的結果已經明顯有違常識,即產生逆向的機會。

海天味業是一個好公司,這是一個共識,我們無法預計這個共識將持續多久,也無法判斷這個共識的強度會不會再上升。然而作為一個需求端穩定、高強度競爭的傳統行業,近60倍PE的估值,顯然違背了資本市場的定價常識。

愛爾眼科也是一個好公司,這是共識,如果愛爾眼科繼續優秀,這個共識可能長期持續,使得愛爾眼科長期享受高於市場的估值水平。但我們只需要簡單翻看愛爾眼科近10年的ROE、資產負債率、和增長模式,就知道當前近100倍的市盈率,是一個大幅偏離常識的定價

基於常識作出的逆向投資決策,即使短期在共識的慣性下踏空或虧損,最終依然大概率勝出
作者:頓牛

寫在最後:

一年五倍者如過江之鯽,五年一倍者寥如晨星。點擊頭像,關注確幸股票APP,分享全球潛力股的成長紅利。在確幸股票,做中長線、更確定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