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政法干警的“五有”新使命

李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汁原味学习,聆听专家解读,思想和灵魂受到了一次深刻洗礼,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丰富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特别是对新时代政法干警的初心和使命进行了一些思考,有了新的领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原点。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政法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是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力量,是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这一本质属性,充分彰显了政法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也决定了执法司法为民就是政法干警的初心,建设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政法干警的使命,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是政法干警的政治品格。

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一些阶段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特别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对于平安建设的期待更加强烈。从现实来看,推进平安平川、法治平川的基层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治理体系和治安防控体系还不完善,政法队伍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法干警如何做到涵养初心,不负使命,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坚定信念理想,做有灵魂的政法人。理想信念是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内容,是政法干警的政治灵魂和精神之钙。要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绝对服从。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深悟透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加强党性锤炼。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警令畅通。

二要坚持人民立场,做有情怀的政法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政法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我们要坚持人民立场,以真挚的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铭记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人民的公仆。要坚持政法工作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着力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新时代组织发动群众的新机制,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等制度,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政法工作渠道,更好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坚持让人民成为最终评判者,加大群众意见在政法综治绩效考评中的权重,创新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扩大和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评判权。

三要坚持业务过硬,做有本领的政法人。“政治过硬”是立身之本,“业务过硬”是立业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高政法干警本领,确保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责任务。”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扩大专业知识背景,同时要在长期训练中获得法律实务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法学理论和法律精神的理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使理论知识生动并灵活起来。

四要坚持开拓创新,做有担当的政法人。作为新时代政法干警要积极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学习各个维度的新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于工作当中,勇于推陈出新和担当重任,探索推进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新举措新机制。敢于担当,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英雄气概,对政法干警来说,是一种职业操守。执法司法为民的实践中,要自觉把职业良知与法治精神统一起来,树立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精神,遵守法律、厉行法治,依法办案、守住底线,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工作的美好期待。

五要修身崇德,做有温度的政法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政法机关要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这就要求作为政法干警,要严守法纪、秉公尽责、热情服务、清廉无私。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把打击犯罪同保障人权有机统一起来,把执法目的和执法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政法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干警既要守住底线、又要默默无闻,我们要从内心敬畏法律,心存善念,用关怀之心去体会当事人的感受,用善良之心去消除他们对法律的误解,让每一个对话、每一次送达、每一份指引都变得有温度,让初心与热情常伴,切实把政法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作者系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平川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