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备考谎言,你中招了吗?

国考也好,省考也罢,有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面试到底要不要提前准备?关于这个问题,步知公考面试北楚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面试要提前准备,申面一体化备考!

很多考生都说“先进面再说!”殊不知面试过不了,一切努力都白费!

你的对手不会告诉你,他们有多么努力在备考,他们是如何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他们只想默默地努力着!

你自己也不想告诉你,或是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或是觉得上岸不难心存侥幸,你的潜意识有意无意在回避!

其实这何尝不是与快节奏的浮躁的社会风气一致:大家都希望速成!但哪有那么多轻而易举的成功?

与其总是半途而废总说下次再来,与其面对失败再遗憾失望沮丧迷茫;不如毕其功于一役,狠逼自己一把,踏实备考,充分准备,一把上岸!

申面一体化备考,日积月累的效果超乎想象;但所花费的时间,却并没有你害怕的那么长!

申论和面试本为一家,北楚老师告诉大家3大核心秘技,教你如何在不耽误笔试的前提下,悄无声息地将面试准备起!

1、热点分析

① 直接积累

你学一个热点是为了申论,难到就不能同时是为了面试吗?对不对?这个不需要多讲,但是务必跟大家强调,因为你没有这个心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获取到应有的收益。在学习一个热点的时候,你可以既思考作为申论的概括归纳题怎么做,同时也想想这个热点中包括哪些观点、问题、现状、影响、原因、对策,它是如何分析的?如果作为一道面试题,我该如何组织语言?

PS:近期重要热点知识——九个坚持,大家务必认真学习,我也为大家准备了专门的课程,VIP学员可以在选修课中查看。

② 材料积累

一边看申论材料,一边积累面试素材。当你在一段申论材料中找点,梳理逻辑关系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金句,抑或是一些内涵丰富深刻所谓“微言大义”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想一下,哪些面试话题,可以将这段材料答上去?用表象训练法,在大脑中过一下,你就在考场上滔滔不绝地复述了一遍,印象更深刻。

备注:表象训练法——在脑海中情景模拟,常用于体育训练,例如适当通过在想象中练习投篮,较之纯粹的实战训练,命中率会显著提升。看到非常精华的申论材料时,可以脑补自己在面试考场上打出这段材料,效果甚至比真实联系更能提升语言组织水平。

③ 作答积累

申论的作答答案,都是从题目材料中经过反复的分析、提炼、概括、加工书写出来的的精华,特别是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和大作文,内容适当调整就是一篇语言凝练、条理清晰地面试作答。

2、语言优化

① 辞藻优化

面试和申论一起备考,申论的语言比较书面化,能够让我们的面试语言表达更加漂亮,我们不追求辞藻华丽,但是更加规范,更加流畅、更加准确的语言是不是更能赢得青睐呢?

公务员备考谎言,你中招了吗?

②形式优化

申论是特别注重形式的,内容的深度很重要,但是形式美观也很重要,比如说写对仗工整的句子,来点排比、比喻等修辞句式,我们把申论老师教给大家的套路拿过来,把讲过的对仗、比喻式的一些标题、句式套进来,放在面试作答中立马就能用,考官绝对会很惊艳,印象很深刻的。

公务员备考谎言,你中招了吗?

3、素材积累

①引言

积累名言警句申论面试都用得上,积累的时候要注意亮点:一是新颖,大家用的不太多;二是实用,到处都能用。北楚老师编写的素材讲义《攻心为上——1句话打动面试考官》大家可以参考。

公务员备考谎言,你中招了吗?

②数据

不管是写作文,还是答面试,数据都有一个特效,就是论证显得特别充分,内容显得特别的权威,当然我们面试涉及的话题很多,你不能只有一个数据,方方面面都要有一些,但也不需要太多,备考面试,准备10个左右数据足矣。

③事迹

主要找一些名人或者榜样的事迹,可以在感动中国人物里面寻找,可以到优秀共产党员里面找找,相关网站有全国文明网等等。选择人物事迹的时候,要学会举一反三,比如一个典型人物身上有多个特点,在多种情形下都可以使用。

④效应

在申论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效应,比如罗森塔尔效应,我们可以查找了解清楚,作为素材积累。在面试中,不建议再适用鲇鱼效应、短板效应、蝴蝶效应等,考官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氨基酸组合效应韦奇定理达维多定律等更多的远离效应等着我们去积累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