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之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邯郸平原君墓景点

平原君墓区,位于河北邯郸肥乡区元固乡西屯庄。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是赵惠文王及孝成王的相国,号平原君,他与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合称战国“四君子”,卒于赵孝成五十三年(公元前25年),葬肥义之乡(今肥乡区)。唐《元和郡县志》及肥乡历代县志均载赵胜墓在肥乡城南八里西屯庄。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战国四公子之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邯郸平原君墓景点

据肥乡县志记载,该陵墓原高20丈,到明代尚有十余丈。 "(自)唐宋相传以来,城南数里有冢,即平原君墓。墓阴春雪经旬不溶。" 墓阴积雪到每年的第二年春天好长时间才融化,被人民称为"赵陵春雪"。当下墓土高度不足4米。

战国四公子之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邯郸平原君墓景点

踏进陵区,大门对面是一座墓碑,由一只神龟驮起,碑阳为明朝嘉靖年间骠骑大将军张懋忠,上书"赵平原君墓"五个大字,碑阴书写平原君生平事迹。

战国四公子之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邯郸平原君墓景点

在大门东侧有件简陋的小屋,是平原君赵胜墓区保护办公室,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自墓冢向南为主神道,至墓碑共59步,代表平原君享年59岁,神道南有重新修建的碑楼,高4米,宽1.8米,厚0.83米,张懋忠亲笔所属的石碑镶嵌其中。整个陵区南北长为120米,东西为70米,占地面积约12.6亩。

陵区内还树有明朝户部、兵部尚书张学颜纪念碑,以及其曾任明嘉靖年间骠骑大将军的长孙张懋忠纪念碑,相传张懋忠文武全才,平原君墓碑文字就出自他笔下。 肥乡县先后加高了墓葬封土,重修了碑楼,整修了墓区围墙和墓区甬道。

注;"平原君墓",第一处出现在山东陵县,是明代嘉靖年间的陵县知县沈瑊发现的,沈瑊在嘉靖十六年(1537)立碑记述。《陵县县志》有记载,墓碑上"平原君"三个三字清晰可辩。《史记》中明确记载平原君"封于东武城"。在战国时期,东武城是赵国的军事重镇,它地处赵、齐两国的交界之处。其地理位置基本变化不大。按照古代贵族去世以后的风俗,一般都是应该埋葬在自己的封邑里。平原君一生三去相,三复任,病卒后"子孙代"。即然是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相位,他们肯定不会将他埋葬在异国它乡的。陵县自汉代划为平原郡,唐代仍为平原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