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1.8万公里“四好农村路”提升群众满意度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张艳丽

周口:1.8万公里“四好农村路”提升群众满意度

初冬,驱车沿着沈丘县洪新(洪山镇—新安集镇)路前行,平坦的道路、白色的标线、绿色的护栏,还有中式特色的驿站,干净、通畅,让人心旷神怡,有力带动了纸店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走俏。

这条亮丽十足的洪新路,正是我市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生动体现。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农村公路建设列为“重点民生实事”,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要求,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路网结构更加完善,通行条件持续提升,切实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四好农村路”成为群众满意的幸福路。

周口:1.8万公里“四好农村路”提升群众满意度

建设规模和投资显著加大。“十三五”以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建设农村公路5300公里,改造危桥230座8300延米。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实施“百县通村入组工程”为重点,强化措施,加快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1亿元,完工里程1084公里,是省定目标任务460公里的235%。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1.8万公里,所有行政村及95%以上的自然村实现通沥青或水泥路,乡镇、建制村、重点自然村通畅率达100%。

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县级政府主体责任意识明显提升,基本理顺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路政管理体制,逐步推行“县、乡、村”三级路政管理长效机制和“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管理体系。同时,我市积极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治理,农村公路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路域环境不断改善。

周口:1.8万公里“四好农村路”提升群众满意度

养护机制不断健全。我市农村公路基层管养机构不断强化,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养护逐步实现经常化。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中心养护站8个,正在筹建5个;大部分乡镇建有养护站,部分行政村建立了村级养护组织。扎实开展农村公路综合整治和乡村道路治理,积极建设农村公路驿站,路域洁化、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

运营水平全面提升。我市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客运补贴机制,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高标准新改建县级客运站4个,新配置农村客运站亭2808个、站牌3256个,全市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惠及了农村居民便捷出行。

路通了,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路宽了,经济效益也与日俱增;路顺了,百姓生活更加幸福。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断优化乡村出行环境。不但要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以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