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匈奴敗退後,究竟流落到了哪裡?

匈奴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大名鼎鼎,作為遊牧民族給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帶來了巨大的威脅。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之後,匈奴逐漸從中國歷史中消失了。那麼消失的匈奴究竟去了哪裡呢?

歷史上匈奴敗退後,究竟流落到了哪裡?

最早在公元前七八世紀匈奴開始繁衍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建立起了氏族。公元前3世紀時,進入鐵器時代,匈奴的整體軍事力量得到了有效的發展。開始不斷侵犯秦、趙、燕等國的邊境。公元前265年,趙國名將李牧擊敗匈奴騎兵,而後李牧開始了漫長的抗擊匈奴歷程。直至公元前215年,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遣蒙恬攻打匈奴,匈奴大敗。大敗後的匈奴更是“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秦朝末年,局勢動盪,國力衰弱,匈奴乘機南下。到了漢代更是屢屢侵犯漢朝邊疆,直到漢武帝時期,漢王朝才開始主動進攻匈奴,在衛青和霍去病強勢打擊下,匈奴元氣大傷並最終分裂為南、北匈奴。

歷史上匈奴敗退後,究竟流落到了哪裡?


迫於西漢的強大軍事力量,匈奴開始了始無前例的大遷移。北匈奴的遷移歷時幾個世紀,遷移途中經過康居、大宛、鄯善等西域諸國。公元4世紀中葉,北匈奴滅掉了強大的阿蘭國。當時,在北匈奴人西面,有兩個日耳曼人部落:一個是東哥特人聯盟,另一個是西哥特人聯盟。在西哥特人聯盟的西南方,就是羅馬帝國。
阿蘭國被匈奴滅亡後沒多久,當哥特人還沉浸在對匈奴的巨大惶恐中時,匈奴鐵騎已經兵臨城下,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擊東哥特,東哥特軍隊被匈奴全殲,國王自殺,部眾四散逃逸。西哥特得知東哥特滅國後立刻在德涅斯特河佈陣,意圖阻止匈奴人渡河,不料遭到了匈奴人的夜襲,大敗。自此匈奴人佔據南俄羅斯草原,並繁衍生息,匈奴人口開始迅速增加,同時匈奴騎兵開始出兵進犯鄰國。公元384年匈奴騎兵進攻美索不達米亞,攻佔了愛德沙城;公元396年,匈奴騎兵侵入了薩珊波斯帝國。自此以匈牙利平原為中心的匈奴帝國開始崛起。

歷史上匈奴敗退後,究竟流落到了哪裡?


公元445年,匈奴大單于阿提拉獨掌大權。匈奴帝國發動了對北歐和東歐的戰爭,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紛紛戰敗,向匈奴投降。之後匈奴人大舉進犯東羅馬帝國,迫使東羅馬帝國賠款6000鎊黃金,年貢2100磅黃金。至此,匈奴帝國的疆域東到裡海,北到北海,西到萊茵河,南到阿爾卑斯山,盛極一時。
但是在阿提拉死後,匈奴發生了內亂,龐大的匈奴帝國瞬間土崩瓦解。在東哥特、吉皮底人的反抗下,匈奴人在公元454年被迫退回了南俄羅斯草原。之後匈奴人發動了對東哥特人的戰爭,遭到失敗。公元468年,匈奴人發動了對東羅馬帝國的戰爭,同樣遭到了失敗。自此匈奴人開始沉寂直至被歷史徹底遺忘。

歷史上匈奴敗退後,究竟流落到了哪裡?


就在北匈奴遷居歐洲大陸之際,南匈奴開始向南遷移,居住在河套一帶,三國時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個部,到了3世紀,西晉時期,當時正經歷八王之亂。劉淵擔任了匈奴族的大單于,佔領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自稱漢王,史稱漢趙。
匈奴的一支族群稱為羯人。漢趙的大將羯人石勒篡漢,建立趙國,史稱石趙或後趙。後被氐人苻氏前秦所滅。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稱為匈奴別部盧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舉後涼漢官段業為主,在現甘肅地區建立北涼。後沮渠蒙遜殺段業,自立為北涼主。後被鮮卑人拓跋氏北魏所滅。
匈奴與鮮卑的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劉勃勃被鮮卑拓跋氏擊敗後投奔羌人的後秦。後自認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連,在河套地區(現寧夏)創立夏國,史稱胡夏。後被北魏所滅。

歷史上匈奴敗退後,究竟流落到了哪裡?


匈奴融入靠近高麗的鮮卑的宇文氏部落,進入朝鮮半島。後來宇文氏在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被漢族外戚楊堅所篡。楊堅經過南征北戰後,創立隋朝,再次統一中原地區。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匈奴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的最後一場演出。之後,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逐漸從中國歷史中消失。匈奴後裔融入漢族以後,所改漢姓有劉、賀、叢、呼延、万俟等,大多生活在今天的陝西、山西、山東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