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二的“散中”成了排头兵 结对帮扶政策让泸溪三中尝到甜头

倒数第二的“散中”成了排头兵 结对帮扶政策让泸溪三中尝到甜头

△10月30日,泸溪县白沙中学李玲名师工作室语文教师姚松林给泸溪三中学生上课。图/受访者提供

湘西州泸溪县第三中学,简称三中,2016年前,因为教学质量差,差点被解散,而被人称作“散中”。

2016年4月,泸溪副县长尚远道与教育和体育局局长谭子好等在三中进行了整整三天的调研活动,彻底改组了学校领导班子,并让县城最好的初中白沙中学与三中进行“结对帮扶”。

2016年前在泸溪的农村中学中排名倒数第二的泸溪县第三中学,现在跃居第一。

“散中”没散,成绩由最差到最佳

泸溪县第三中学在泸溪的兴隆场镇。兴隆场镇是泸溪西南重镇,距离泸溪、吉首、凤凰、麻阳等城区距离都是60公里左右,常住人口近3万。在尚远道看来,把这个镇的教育、尤其是三中办好,很有战略意义,“三中办不好,这个镇上的孩子就有可能到别的地方去读书;办好了,别的地方的孩子有可能送到三中来”。

2016年之前,泸溪三中是远近闻名的“散中”,教和学都是一盘散沙,有传闻这所学校将彻底解散。2016年4月,尚远道与谭子好率一众人马进驻县三中,听课、谈话、调研,进行了整整三天。之后,三中班子彻底改组。同年秋季开学,县里最好的初中白沙中学结对帮扶三中,白沙中学的副校长李永生被选派到三中任驻点校长,直接参与学校管理。

作为委派干部,李永生清楚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将白沙中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举措带入三中,让这所乡村学校打上“白沙”的底色。李永生一边分析学校周边情况、家长素质、师生特点,一边帮助制订发展规划,同时引进白沙中学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无偿赠送复习资料,共享教学教研成果,并且组织白沙中学优秀教师送教上门,白沙中学的骨干老师和三中的中青年老师还结成20对师徒。

“结对的师徒从备课、上课到班级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线上线下的指导和切磋。”泸溪三中校长黄国荣介绍。

在白沙中学的大力帮扶下,仅一年时间,原来的“散中”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湘西州初三学业水平考试,三中学生7科总平均分列泸溪全县乡村独立初中第一,高中上线率、录取率列乡村独立初中第二。2018年至今,三中的教学质量稳居泸溪农村中学头名。

长期帮扶,优质教育在城乡结对中孵化

倒数第二的“散中”成了排头兵 结对帮扶政策让泸溪三中尝到甜头

“我们的结对帮扶,一个是城镇的学校对农村学校的帮扶;一个是中心校对村小、教学点的帮扶。”泸溪县教育和体育局基教股股长谢永良介绍。

谢永良介绍,泸溪县教育和体育局对各学校的目标管理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之一便涉及结对帮扶,“我们质量评价绑定,被帮扶校的质量评价占帮扶校质量评价分的百分比根据帮扶年限多少有不同,五年为一个结对周期,第一年占百分之十,第二年百分之二十,第五年就是百分之五十了。”

谢永良介绍,为了不让帮扶流于形式,还成立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领导小组,坚持和完善一月一调度、一督查、一排名、一通报、一宣传、一会诊的“六个一”督查制度,将支援学校与受援学校的目标考核、校长测评、干部晋升等挂钩,强化了两校领导的责任意识、实干意识,将两校真正“捆绑”在一起,结成利益共同体,做到长期帮扶,并从有限的资金中拨付20万元专项经费表彰先进。

截至2019年6月,全县共有125对结对帮扶学校,2300多名教师深度参与,共开展送教、送研、送培下乡活动900多次,参与活动人数在1.8万人次以上。以送教下乡为互动平台,以教师互助为组织纽带,推进了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利益共享,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举措让优质教育在城乡结对中孵化。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湘西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