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研判:中轨线再获支撑

盘中特征:

周四,两市震荡调整,成交减少。上证指数收于2903.64点,下跌7.41点,跌幅0.25%,成交1398亿元;深圳成份指数收盘9774.44点,下跌34.61点,跌幅0.35%,成交2212亿元。28个一级行业指数11个上涨,17个下跌;其中:军工、电气设备和钢铁涨幅领先;家电、医药生物和非银金融跌幅居前;涨停股票32个,22个股票跌停。

后市研判:

中轨线再获支撑

中轨线顽强防守,关注权重股动向。10月初的调整低点是目前整个大箱体的中轨线,本次调整屡次考验了该位置。本周一度瞬间跌穿,好在有利好信息的配合下,市场逐步止跌反弹,但是进三退二,今日再次考验了中轨线,最后尾盘拉升,箱体的中轨线仍然顽强守住。但是,近几个交易日权重股有走弱迹象,其中上证50指数已经有两个向下跳空缺口产生,并且没有回补。当前主要增量资金来自外资,近期连续增持使得市场重心得以稳住,并引发场内资金继续运作持仓品种。这一情况和海外股市的特征保持一致,背后是欧美央行的联手宽松政策使然。但是,外围市场近两个交易日开始出现一些波动,或对场内外资的流向产生些许影响,需要密切关注该趋势。总体来看,目前市场多空力量处于弱平衡状态,前期几个高点形成压力;下方的技术支撑依然有效。当前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较为微妙,通胀和通缩并存,投资者对未来政策取向仍有较大分歧,短期尚处于观察之中。此外,市场目前对利多信息和利空信息都相对平淡,因此,投资者不宜激进判断,耐心等待市场做出方向选择。

关注市场对各种利好信息的利率的解读。近期央行先后下调了MLF和逆回购的利率。这些动作超出市场之前的预期,表明央行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然十分关切,货币政策总体方向仍保持一定宽松。当然,市场目前的反应相对平淡,表现出一定犹豫和反复。后期需要继续观察市场对政策面信息的反馈。

寻找三季报超预期和行业景气领域。三季披露已经结束,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和研究各领域业绩趋势,精挑细选其中业绩超预期或者景气度高的领域和品种。同时,回避其中不达预期的地方和涨幅过高的品种。

市场热点:

权重压制下指数持续回调,军工板块逆势走强

从涨幅榜来看:

1.军工板块逆势走强,天海防务盘初涨停,景嘉微、晨曦航空等涨幅居前。中船科技重组事项上会标志“南北船”合并持续推进,消息带动军工板块上扬。当前时点,军工板块配置价值凸显,主要原因有二:1)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部署要求,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未来三年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性阶段,后市来看,院所改制叠加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军工板块估值弹性有望持续打开;2)受益于海空军建设加速带来航空产品需求加速,且上市公司主动克服排产、配套及交付中的问题,使得产品交付量提升,相关板块业绩有望持续高增;整体来看,军工受政策以及业绩回升两大利好因素,未来景气度将持续上升,我们建议投资着重关注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和增速匹配的优质企业。

从跌幅榜来看:

1.医药板块震荡下调,微芯生物、爱尔眼科、圣达生物、东诚药业、仙琚制药等跌逾5%。从盘面上来开,最近一周医药板块相较于沪深300收益率来看,收益率为1.58%,行业指数(申万一级)排名第三位,医疗服务概念涨幅最大,2.32%。今日主要下跌因素前期上涨幅度过大,资金存在一定获利了结需求,进而导致板块出现技术性回调。但从长期来看,医药板块长期以来作为国家核心发展方向,新一轮的医保目录谈判正在进行,本次谈判拟谈128种药品数量,谈判成功后的药品将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从而降价放量的逻辑将会持续引导市场需求增高,建议投资者锁定行业龙头企业。

2.家电板块表现低迷,浙江美大、奥马电器、格力电气、美的集团、老板电气跌幅居前。据wind显示,从热销电器空调的销售数据来看,空调销量在10月销量同比增长,但本年度10累计销量依然不及去年销售业绩,今年1-10月累计销售13,073万台,同比下滑1.0%,零售端销量累计下滑5.63%。另外结合10月家电终端数据,家电各大品类线下终端销售均为负增长,终端需求较为疲惫。因此从短期销售数据,以及终端需求来看,家电板块的当前表现不足以满足投资者的预期,叠加当前A股市场震荡行情明显,板块可能出现持续震荡。

操作策略:

中线仍是防御性配置

1)四季度的核心策略仍是防御。从统计局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来看,宏观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而CPI增速大超预期则引发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宽松余地的分歧。市场近期出现反弹,主要受到了央行逆回购利率下调的利好影响,但受制于食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高通胀预期,短时间内货币政策大幅放宽的空间有限,而通过阶段性小幅微调MLF利率和引导商业银行间市场化报价将是未来货币政策的主要导向。综合来看,在宏观经济没有出现明确拐点,CPI数据没有出现明显下降前,强级别的上涨行情很难实现。所以我们认为四季度市场缺乏明确的做多预期,且考虑到临近年底,资金做多意愿有限,预计维持弱势震荡,不排除利好兑现后继续向下寻找支撑,而不少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个股可能面临远大于指数的杀跌风险。建议投资者中线仍以谨慎防御为主。

2)中线视角:建议关注三季报超预期的科技龙头,四季度业绩有望大幅增长的猪肉板块,以及安全边际较高的消费蓝筹。此外,医药板块也是不错的防御性配置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