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热力总公司回应供暖前维修:五大因素掣肘 难以“冬病夏治”

目前,兰州供暖已逾20天。但随着气温下降,部分小区的供暖管道在升温时爆管现象时有发生。面对停暖的问题,不少市民不禁在问:供热单位为何不对管网实施供暖前的检修维护,而要等到供暖后爆管才开挖地沟实施维修?就此问题,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对兰州市热力总公司进行了采访。

市民:为何供暖前不维修管道?

日前,市民杨先生向兰州晨报热线96555反映,他家住在九州金利花园,供暖6天后,11月7日停暖,至今未恢复供暖。据他了解,停暖的原因是供暖管道发生爆裂。

市民李先生也反映,定西路民航家属院23号楼从11月1日开始暖气不达标,室内只有12℃,供热单位回复是管道出了问题。居民想知道,为什么每年一到供暖期就开始维修管道,其余时间为什么不维修呢?

家住民主东路17号兰州有色冶金设计院西家属院的李女士同样反映,从11月13日起,小区就停暖了,停暖原因也是供暖管网爆管。小区居民均在质疑,一年当中有7个月不供暖,供热单位不维修管道,为什么一到供暖期就开始停暖检修,希望供热部门能给个合理的解释。

供热单位:五大因素导致供暖“冬病夏治”无法落实

“有五大因素掣肘供暖管道问题难以实施‘冬病夏治’。”兰州市热力总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志源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一是兰州市很多供暖管网都是建设年代久远的管道,管道严重老化,随着气温下降,供暖时管道不断升温,以致管网加压增热,老管道不能适应“压力”,不可避免地出现爆管。

二是兰州市热力总公司所辖的一次管网产权和维修都归该单位;但二次供暖管网产权和维修分属不同单位。而维修或更新管道发生的费用由谁来出,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这令兰州市热力总公司无所适从。

三是从技术层面看,兰州市有多一半供热管网属于直接埋于地下的直埋管网。有地沟的管网,因地沟狭窄,并和上水、下水等管道安装在同一个管沟里,此类管道,供热单位不可能都挖开检查。因此,直埋管和小地沟管问题出现在哪,在夏季维修中是无从查找的。

四是供热单位在夏季维修供热管网时,只能对供暖期发现后却不宜立即维修的问题管网和阀门进行维修、更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是政府对跑冒滴漏管道的维修更换提供了不少资金支持,但大量老旧管网亟待改造更换,这部分维修资金显得偏少。

此外,记者在采访的中小型供热站中,部分供热站站长也坦言,改造管网的施工队都是有关部门掏维修资金从市场上招来的,这些施工队只负责管网改造,对管网的供热质量并不关心。两三年后,一旦被改造的管网出现问题,再去找这些施工队是非常难的。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张继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