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華業申請豁免退市

本報訊(記者 劉慎良)因為觸發面值退市而處於停牌狀態的*ST華業,正在準備離開A股市場前的最後一個“大動作”。11月20日,*ST華業已經向交易所遞交了申請豁免退市的相關材料,這在A股市場尚屬首例。

從今年5月起,遭遇“蘿蔔章事件”的*ST華業連續五次來到“面值退市”懸崖邊,最終由於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均低於面值而停止交易。

*ST華業總經理鍾欣對外界表示:“*ST華業觸發面值退市,很大程度上與規則不完善導致公司受限、偵辦保密要求導致市場信息不對等有關。公司申請豁免退市,就是不想留下任何遺憾。”*ST華業的最後自救會否奏效,市場各方都在聽監管的聲音。

據鍾欣表示,管理層已經做好準備,下週趕赴交易所進行溝通。目前大部分債權人都已經出具了函件,希望*ST華業不要退市。同時還有很多中小股東給公司發來聯名信。 鍾欣表示這是*ST華業區別於其他面值退市公司,甚至部分A股問題公司的最大特徵。公司這一動作,就是想不留任何遺憾。

11月13日,*ST華業曾發佈公告,公司於11月12日收到重慶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發來的函件,表明警方自2018年10月12日立案偵辦了公司應收賬款被騙案,經偵查,本案犯罪嫌疑人眾多、涉案資金特別巨大、時間跨度達10年,屬於全國性特大經濟犯罪案件。目前,案件相關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相應刑事措施,扣押凍結涉案財物初步估值達30億元人民幣(部分系輪候凍結)。鑑於案件尚未提起公訴,挽回資產損失情況以法院審理結果為準。

投行人士表示,股票連續低於面值的上市公司,其普遍經營停滯、財務惡化,甚至存在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股價低於面值正是投資者對其價值判斷的結果。一位深諳境內外退市操作的律師指出,面值退市規則本身不是懲罰機制,而是一套市場篩選機制,其表明特定市場不再認可公司股票的持續上市地位,但不妨礙公司股票選擇在其他市場進行掛牌交易。以美國資本市場為例,面值退市規則在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市場已經行之有年,其背後的原理是一致的,早已為市場各方普遍接受。

同時,*ST華業也在做著兩手準備。“此前規劃是兩條路徑。第一,公司披星戴帽繼續推進破產和解工作,這條路徑下,公司的壓力最小;第二條路是公司暫停上市,在這一年的緩衝期繼續推進相關工作。公司此前從沒想到過會因為面值退市墜落懸崖。”鍾欣表示,“本輪申請豁免退市,無論結果如何,公司都會繼續推進追贓、償債等工作。”

名詞

什麼是“面值退市”?

“面值退市”是目前A股市場上最快的退市通道。當上市公司的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1元面值時,該公司即觸及面值退市紅線。此時,交易所即可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而一旦交易所作出了終止上市的決定,公司股票就將進入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交易,交易結束,股票就正式退出A股市場。

與其他方式的退市相比,“面值退市”不僅少了“風險警示期交易”的環節,更少了暫停上市階段,而暫停上市的期限最少是6個月時間,有的公司一“暫停”就停了好幾年。可見,“面值退市”是目前A股市場上效率最高的一種退市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