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威海这些交通实事与咱有关

11月21日下午14:30,威海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于雪辉介绍了我市交通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今明两年,威海这些交通实事与咱有关

优化公共交通网络

强化制度保障。组织编发了《威海市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财政补贴办法(试行)》《威海市城乡公共交通运营成本规制办法(试行)》《威海市城乡公共交通年度运营服务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威海市城乡公共交通年度运营服务计划(试行)》等4个文件,为城乡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强化线网运营供给。紧贴乘客出行需求,加强线网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快、干、支、微”线网层级体系,全面优化线网供给,减重复、增覆盖、便接续、提运速。目前已开通、调整了14条线路,完成年度目标的200%,其中新开通线路3条,优化调整线路11条,新增站点24个,填补了近30公里服务空白。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羊亭公交中心站工程建设,目前中心站工程已基本竣工,预计

2020年上半年启动运营,尽早实现城区与西部双岛湾、初村、临港区等区域公交线路无缝连接。根据打造威海美丽乡村部署,在羊亭、温泉等镇新建20座一体式电子站牌候车亭,对原有候车亭进行修缮提升;结合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要求,建成农村客运站点658个。围绕精致城市建设,对城区范围内600多座候车亭广告画面进行了更新,对城区5处公交场站和40座调度亭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对800多个国标站牌和550座电子站牌线路指示图进行了全面更新,对青岛路、海滨路等四条主干道142座候车亭实施了亮化美化。

强化车辆装备更新步伐。为更好地实现城市公交同城化发展,继续加大对文登区和城郊公交线路车辆的更新换代,截至目前已购置了62辆环保公交车投入运营。

今明两年,威海这些交通实事与咱有关

优化提升公路网络

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投资7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534.7公里。其中完成路网提档升级工程72.615公里,完成自然村庄通达工程12.798公里,完成大中修工程449.321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6座。

全面启动农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研究制定了《威海市村内道路硬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村内道路硬化原则、标准、实施步骤和督查考核等内容。我市共有1915个村庄需要完成村内道路硬化,计划分两年完成。截止目前,累计投资5.3亿元,完成硬化村庄727个,完成硬化面积598.27万平方米

打造工作亮点。

今年在中国公路学会组织开展的“2019全国美丽乡村路”评选活动中,我市环海路后峰西至黄泥沟段喜获“2019年全国美丽乡村路”荣誉称号,全国共有18条农村公路获奖,我市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今明两年,威海这些交通实事与咱有关

道路运输领域放管服改革

“就近办”。推动各区市范围内的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报名考试等事项可在各区市范围内就近办理。

“直接考”。对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开放“自学直考”,凡符合条件的自学交通运输法规、安全服务要求的人员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

“放宽退”。女性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注销年龄放宽至55周岁,以有效保障女性出租汽车驾驶员的劳动权利。政策出台后,以往因年龄因素注销从业资格证的女性出租汽车驾驶员可申请换发新证。

“数据跑”。货运车辆车主原来需到车籍地检测机构检测完成、准备材料、到行政审批局递交年审申请、签注后才能完成年度审验。网上年审业务开通后,营运车辆车主在完成每年常规的车辆检测内容后,其余主要流程可通过网络数据传送,实现

审验过程网络化,大大减少了群众办事次数。

“再优化”。突出“便民、共享、联动”原则,全面优化道路客运车辆审验工作流程。突出“便民”,即改变原先由市级集中审验的方式,由各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各辖区内的审验工作,同步开通道路客运车辆审验“绿色窗口”,做到专门通道、专人办理、专业解答。突出“共享”,即向各区市审验窗口开放道路客运车辆审验系统权限,由各区市审验窗口对车辆信息直接进行有关信息的查询及修订;联系重点车辆监管平台在各区市审验窗口设置车辆联网联控查询系统端口,由窗口审验人员对参加审验车辆的动态监控终端及视频监控终端的在线情况进行网上查证,有效提高了道路客运车辆审验信息化水平。突出“联动”,即通过客运企业初审、主管部门外检、各审验窗口签章“三个环节”严把道路客运车辆审验关,对车辆技术等级、车辆外观、标志标识、安全设备等进行严格的检验,有效把控了审验标准。

今明两年,威海这些交通实事与咱有关

西部环山路工程

西部环山路位于高区、文登区和乳山市西北部山区,靠近烟威边界,途经9个镇118个村,带动周边435个村,串连里口山、昆嵛山、圣经山、大乳山、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胶东育儿所等10余处景区景点

,辐射五十一号农场、威高生态园、“三花”故里田园综合体等各类休闲采摘观光园30余处,与乡村振兴众多样板片区、重点工程、产业基地紧密结合,是一条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路、乡村旅游路、产业振兴路、便民富民路。西部环山路穿行我市整个西部山区,既是全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造福百姓的重大民生工程,建成后将与东部环海路共同构成800公里威海全域山海景观环道,可实现交通畅通与乡村振兴、镇域经济发展、全域旅游、强村富民的充分融合,极大促进西部山区高质量发展。

西部环山路两年打通方案按照全线路面宽度不低于8米的标准实施,路线全长177.1公里,其中新建25公里,改建县乡道115.2公里,原状利用国省道、县乡道36.9公里,匡算投资28.2亿元。规划预留方案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全长148公里,其中新建42公里,改建县乡道72公里,改建国省道34公里,匡算建安费约44亿元。项目2020年底全线打通2021年5月份完成景观绿化和旅游服务设施双提升工程。截止目前,已投资2.6亿元

,完成新改建和整治提升67.9公里

今明两年,威海这些交通实事与咱有关

2020年交通部门民生实事计划

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快推动农村公路向村内延伸、向园区延伸、向景点延伸,构建广覆盖、多功能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全面完成西部环山路、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农村村内道路硬化工程。

西部环山路项目,按照两年打通方案要求,年内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年底前全线贯通。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485公里,危桥改造2座,建成农村客运站点574个,实现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农村公路列养率保持100%,城乡公交化改造比例保持100%,物流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村内道路硬化项目,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全面覆盖、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3亿元,完成957个村的硬化任务。

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继续科学布设公交线网,着力整合重复系数大的城郊、城区线路,将跨组团、里程过长线路提升为大站快线,继续增设高峰通勤、节假日定制线路,年内计划开通调整5条线路,进一步充实服务空白和服务薄弱区域运力,扩大线网覆盖面。继续加大新能源车辆投入力度,计划购置22辆新能源空调公交车,主要投放在文登城乡线路运营,以满足乡镇百姓出行需求。

继续加强智慧公交建设。开展公交大数据系统建设,为城市公交线网的优化和运营组织提供实时的数据应用和分析,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从业资格、驾培等领域的改革,探索推广应用驾驶员培训计时管理系统,强化源头学时监管和部门信息共享,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多样化培训需求。深入推进互联网便民政务服务,研究建设集业务办理、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于一体的综合性出行服务平台,推动车辆年审、备案管理、从业资格等业务事项的网上办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