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药,化的不是痰,化的是家长的焦虑


孩子生病咳嗽,应该是最让家长纠心的事情了,几乎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碰到的问题,家长们往往在担心害怕中度过了一个个不眠的夜晚,害怕孩子咳坏了,害怕咳成了肺炎,害怕成了慢性咳嗽变成了哮喘,等等……。孩子咳嗽有痰,家长又担心,痰咳不出来怎么办?吞下去会不会对身体不好?怎么帮孩子排痰?痰多是不是肺炎的表现?等等……

今天,我们主要科普一下在咳嗽治疗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药:化痰药,或者叫祛痰药,它有用吗?有什么作用?什么时候用?用多久?

化痰药,化的不是痰,化的是家长的焦虑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痰液

痰液是什么?

可以形象的理解,痰液就是呼吸道的垃圾,

我们正常的呼吸道也是会产生痰液的,人体分泌的粘液,把正常死亡的细胞,和进入到呼吸道的外来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痰液,通过吞咽的方式排出体外。只不过平时的量很少,我们都查觉不到明显的痰液。但是在生病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生病期间,呼吸道存在感染,大量的人体细胞在战斗过程中死亡,和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组成的垃圾产物(痰液)量明显上升,超过正常的范围,就会刺激产生咳嗽,人体就通过咳嗽,把这些多余的痰液咳出体外了。孩子由于咳嗽功能不健全,往往不会吐痰,痰液往往咳到咽部,就直接吞下去了,从消化道排出体外,也是一样的,不会有什么坏处。

化痰药,化的不是痰,化的是家长的焦虑

我们知道了痰液只是呼吸道的垃圾,就不会对它有那么多的畏惧心理了,但是大家会想,我怎么帮助孩子把这些垃圾尽可能的排出呢?可以拍背排痰吗?在我们日常的经验中,一咳嗽就会拍拍背,仿佛能把这个痰给振出来。但目前来说,缺乏相关的证据支持这种物理手段在儿童中使用的有效性,国内外的指南,也没有把拍背的这种方式作用儿童咳痰的护理手段。当孩子咳嗽的时候,让他呈侧卧位,或者让他坐起来,通过改变体位,可能对咳痰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指望拍背来排痰,意义不大,这种操作可能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安抚作用,而不是治疗作用。

化痰药,化的不是痰,化的是家长的焦虑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化痰药

刚才讲到物理手段排痰不靠谱,那么大家就会想到,是不是用点药物能起到帮助作用呢?不是有化痰药吗?其实我们市面上有很多的化痰药,比如常见的氨溴索、溴已新、乙酰半胱氨酸、愈创甘油醚、羧甲司坦等等。但是化痰药不是化功大法,并不是一用,痰液就化没了,凭空消失了,基本上所有化痰药的作用都是通过稀释痰液,让痰液不那么粘稠,人体就比较容易把痰咳出来。所以说,化痰药只是在咳痰过程中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它不能治疗疾病,不能缩短病程,不能让痰消失,只是可能让排痰过程更轻松一些而矣。

那既然这些药物能帮助痰液排出,是不是孩子有痰,我们就都能把它用上去呢?其实不然,我们要知道,孩子,尤其是小婴儿,他们的咳嗽功能并不健全,这些药物在稀释痰液的过程中,会让痰液的量变的更多的,如果孩子来不及把痰及时咳出,那么很可能咳嗽还会加重,甚至发生呛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用了化痰药,咳嗽反而更重的原因。

什么时候可以用化痰药,能用多久?

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通常建议:至少一岁以上的孩子,存在咳痰困难的表现,可以尝试使用化痰药来辅助排痰。但是注意以下几点:

1、化痰药不能治疗疾病,也不是止咳药,明确咳嗽咳痰的病因,比对症用药更关键;

2、并不是所有咳痰的情况下,化痰药都有用,比如鼻炎的孩子,鼻涕倒流引起的咳嗽咳痰,这个痰其实是鼻涕,化痰药就没有效果;

3、当孩子气道有大量的痰液,频繁呛咳,不能使用化痰药,应该及时就医,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医务人员采取吸痰的操作来帮助痰液排出;

4、化痰药不能让痰消失,反而可能促进痰液生成,使得痰液一直存在,所以在使用时应该见好就收,孩子咳痰缓解及时停药;

5、化痰药的安全性都很高,通常不需要太担心药物过量中毒的问题,只要孩子对它不过敏,适当使用可能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帮助,不必畏如蛇蝎。

看到这里,想必各位家长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个化痰药好像没有什么作用嘛!是的,化痰药只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一个角色。

很多时候,它化的不是痰,化的是当孩子生病时,家长的那点焦虑心情。

化痰药,化的不是痰,化的是家长的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