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草莓溫室大棚 為什麼都會放個小箱子?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冬季的時令水果種類不多,每到這個時節,也快到紅彤彤的草莓上市時間,美味可口的草莓給冬天增加了一份甜蜜。而在今天(11月21日),新京報鄉村頻道記者探訪順義草莓基地時,發現大棚最中央的壟間都會放置一個不是很大的箱子。箱子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這是6000只蜜蜂的家。目前北京市內包括草莓種植在內的許多設施果蔬,都採用了蜜蜂授粉技術,而且授粉蜂不止是常見的小個子蜜蜂,還包括了“身量”至少是蜜蜂兩倍的“熊蜂”。

顺义草莓温室大棚 为什么都会放个小箱子?

幫助草莓授粉的蜜蜂。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攝

蜜蜂授粉讓草莓更美更可口

11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順義區大孫各莊鎮野谷集團富硒草莓標準化生產基地。在這裡的溫室暖棚中,記者看到一壟壟的草莓綠葉繁茂,細看之下,草莓已經結出了很小的果實,當下還是綠白色的,再有一個多月就能成熟了。在大棚最中央的壟間,有一個高約60釐米、寬約30釐米的蜂箱放置其中,四周綠油油的草莓葉子間還有嬌嫩的白色小花,幾隻蜜蜂在花間飛舞忙碌。

顺义草莓温室大棚 为什么都会放个小箱子?

現在的草莓還是綠白色的。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攝

據豐順恆園區技術人員李寬興介紹,園區共有11棟草莓溫室大棚,每個大棚中都放置了一到兩個蜂箱,一個蜂箱中約有6000只蜜蜂,可以為園區節約不少人工成本,“沒用蜜蜂授粉的草莓,畸形果多,長得歪七扭八,不好看,成不了商品果。”據悉,因為熊蜂授粉均勻,結出來的草莓個兒大、色澤好、果形周正,口感和產量也普遍提升。農業科研部門的抽樣檢測顯示,利用蜜蜂為草莓授粉,可以增產20%到40%,歪果、畸形果率減少30%以上。同時,蜂授粉每年為蜂農和蜂授粉企業直接增加經濟收入超過1400萬元。

它們是農藥的“安全監督員”

蜜蜂授粉本領雖高,並不是想“僱”就能“僱”,“前提是不能隨意打化學農藥。”李寬興告訴記者,蜜蜂對殺蟲劑非常敏感,一旦打藥,就會立刻影響到蜜蜂生產,因此,草莓的農藥殘留高不高,看看蜂就知道了。如果草莓發生病蟲害,那也只能採取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比如,放一些昆蟲天敵捕食蟎等。

“我們把蜜蜂稱作‘草莓的安全監督員’,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北京市植物保護站高級農藝師孫海說,大棚裡藥物殘留一旦超標,蜜蜂就會出現集體怠工、死亡的現象。所以,市民如果在採摘大棚看到蜜蜂在花叢里正常採花釀蜜,那就意味著草莓質量更有保障。

顺义草莓温室大棚 为什么都会放个小箱子?

大棚裡的蜂箱。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攝

蜜蜂討厭番茄味 大塊頭熊蜂“不挑剔”

離開了草莓棚,記者跟隨園區工作人員的引導,來到了番茄種植大棚,棚裡的西紅柿還處於生長期。孫海介紹說,這裡種植的西紅柿是採用熊蜂授粉生產出來的,與人工點花相比,這種熊蜂授粉是自然界中最自然的授粉方式,果實經過完全受精和發育,西紅柿色澤好、種子多、果汁豐富濃郁,還富含維生素和番茄紅素,吃起來口感好,味道自然濃郁。

為什麼有些使用蜜蜂授粉,而有些採用熊蜂呢?孫海介紹說,授粉蜂一般有三種,蜜蜂、熊蜂、壁蜂。現在北京主要用的是蜜蜂和熊蜂,之所以用熊蜂給番茄授粉,是因為茄果類植物有一種特別的氣味,普通蜜蜂不喜愛,同時,茄果類植物開的花,花蕊較長,普通蜜蜂較小,也不適宜授粉。

顺义草莓温室大棚 为什么都会放个小箱子?

“大塊頭”的雄蜂。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熊蜂是蜜蜂科的一屬,孫海介紹說,和普通蜜蜂相比,熊蜂“塊頭”大、“嘴巴”長、聲振大、毛茸茸,賦予了它較強的授粉能力,“蜜蜂一般1釐米左右,熊蜂的個頭至少是蜜蜂的兩倍。”此外,熊蜂比較耐低溫低光,陰冷天氣照樣出來把活幹,對工作也不會“挑三揀四”。

那熊蜂這麼多優點,為什麼不用熊蜂來給草莓授粉呢?孫海表示,草莓的花期比較長,一般能持續四、五個月,但熊蜂的壽命比普通蜜蜂短,只有一個月左右,如果使用熊蜂為草莓授粉需要更換幾批,比較繁瑣,所以使用蜜蜂來授粉。

據瞭解,北京市番茄熊蜂授粉技術使用增長迅速,不僅為市民找回了記憶中的番茄滋味兒,也提升了京郊“菜籃子”的安全性。目前,北京市設施果蔬蜜蜂授粉面積約5萬畝,並輻射京津冀地區,設施果蔬使用蜜蜂替代人工授粉不僅可以減少人工投入,還增加5%-40%的作物產量,銷售價格也同時提升,每年可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約2.6億元。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