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村改“加速度”势不可挡!他们是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陈海燕

通讯员 | 顺宣组

新中国成立70年,历经40多年改革,顺德从农业社会摇身变为制造业大区。2018年,顺德再次拿出惊人的改革勇气,将村级工业园改造定为“头号工程”!一年多时间过去,顺德村改已初有成效,村级工业园改造在为产业腾出空间的同时,再次激发了市场活力。

顺德为什么下定决心把村级工业园改造定为党委政府“头号工程”?过去一年多时间村改势如破竹。顺德又是如何组织攻坚这一“头号工程”,在勇于挑战不可能的征程中越战越勇,变“不可能”为可能的?

顺德推进村改一旦出发必须到达,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正如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所言:“顺德绝不能拖着低端的村级工业园进入新时代,村改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是一场必须打并且必须打赢的攻坚战。”郭文海强调,必须将主题教育与村改这项“头号工程”联系起来,以刀刃向内的精神继续深入查摆自身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顺德村改“加速度”势不可挡!他们是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

2019年3月23日,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督战陈村旧华鹰地块拆除行动。

顺德把村改确定为“头号工程”,由区委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区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感染带动全区干部对标奋进。顺德围绕主题教育找差距、抓落实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实践优先原则,哪里影响村级工业园改造,就从哪里改革突破。针对改造中遇到的问题,顺德先行先试,创新了12项新做法,对于区级权限不能解决的难题,主动向省申请并获11项政策支持,出台了46份配套文件,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有力破解了历史遗留问题。村改一线战场上,10个镇街“十大军团”摸索出政府挂账收储、直接征收开发、生态复垦复绿、政府统租统管、企业长租自管、企业自主改造等6种改造模式。

顺德村改“加速度”势不可挡!他们是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

2018年9月20日,容桂细滘项目正在清拆。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广泛开展,进一步焕发了全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顺德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容桂街道村改办党支部书记稂忠伟表示,为将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到村改上来,他们围绕村改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稂忠伟笑称自己从此过上“早上6点走出家门,晚上8点下班,有时候9点才吃上晚饭”的“新生活”,“但村改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梦想工程,能参与其中我非常荣幸和自豪,我将继续努力为顺德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奉献出青春和热血。”

顺德村改“加速度”势不可挡!他们是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

顺德区村改办综合协调组召开工作会议 。

顺德区委把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充分借鉴运用第一批主题教育成功经验,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面对面倾听群众的真心话,解决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扎实整改落实。村改也是如此,从而获得了集体和村民对村改的信任和支持。如龙江仙塘宝涌项目(一期)除一次性分配给村集体超8000万元外,还为村集体配建3万平方米的物业,年租金超500万,是原来出租土地的2.5倍,保障了农村农民获得长期稳定收益。集体“钱包”鼓起来,美丽乡村建设起来。龙江新华西村一名村民就坦言,“他们起早摸黑、走村串户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很辛苦。现在我们都明白,这次村级工业园改造不是和农民争利益、是让农民得到更多好处,得到更多分红,是公开透明的,我们村民看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合同我们日日夜夜签都愿意。”

顺德村改“加速度”势不可挡!他们是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

2019年9月11日,乐从上华项目封顶。

截至11月4日,全区382个村级工业园已有120个园区207个项目启动改造,93个园区启动拆迁,累计完成土地整理16596亩、复垦复绿2123亩、新建厂房722万平方米、关停淘汰落后风险企业4358家。累计出台各类配套政策文件46份,高效下拨镇街村改扶持经费5亿元,形成20个产业集聚区和30个主题产业园的规划方案,已通过中期验收。

顺德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先行先试,敢破敢立,以村级工业园改造破题顺德高质量发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初心使命变成全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激发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顺德样板、顺德经验,贡献顺德力量。

统筹丨曹建民

校对丨华成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