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單季淨虧損23億,黃錚卻表示“百億補貼”不會停

文|36氪每日商業精選

拼多多單季淨虧損23億,黃錚卻表示“百億補貼”不會停

11月20日,拼多多發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拼多多第三季度營收75.14億元,低於市場預期的76.54億元;淨虧損23.35億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2.22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只有10.98億元。受此影響,拼多多收盤時股價跌幅超過20%,市值回落到400億美元以下,被京東、百度超過。

拼多多不斷加大的補貼力度,被認為是拼多多虧損擴大的原因。今年前三季度,拼多多在營銷推廣方面投入了179.0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倍。補貼換來的是用戶數的增加,截至9月30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首次突破了5億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08億,比上一季度增長了5310萬,創下上市以來最大的單季增長。另外,在阿里和京東都開始發力下沉市場的情況下,拼多多想要擴大自己的基本盤,就只能瞄準一二線城市,補貼成了最有效的手段。

拼多多CEO黃錚在財報發佈之後的電話會上表示,花錢是一種投資,是一種長期的機遇,“百億補貼”不是口號,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下一季度“百億補貼”...

主編點評:通過iPhone等高端商品的補貼吸引高端用戶,只是拼多多補貼戰略的第一步。36氪作者董潔認為,未來拼多多更要思考的是...

鄔必偉:新經濟公司可遇不可求,港股是理想上市地

2017年以來,新經濟企業扎堆上市,港股市場2018年出現了有史以來的上市高峰。創業者走進了IPO高光時刻,而聚光燈外卻是暗礁險灘。不少曾被資本追逐的新經濟公司,在二級市場遭遇了估值倒掛、首日破發。關於新經濟行業的變化和企業IPO之路,36氪旗下“觀察+”欄目邀請富途證券金融及企業服務總裁鄔必偉分享了以下觀點:

  • 新經濟企業的誕生和創始人及時代機遇有關,一旦形成,就會在行業中統治多年。隨著這些企業掌握的基礎能力和數據的增長,它們體量也會越大,類似於阿里、騰訊、美團。站在投資角度,必須配置這類企業。但很多初創企業一開始就說要做平臺,是不切實際的,它們應該在自己的細分領域尋找機會。

  • 關於新經濟企業的IPO趨勢,2009年是美股金融海嘯後的復甦期,股市修復後...

主編點評:港股改制之後,對新經濟公司的吸引力大大增強,阿里迴歸便是重要標識。比起美股和科創板,港股的...

本文來自36氪付費欄目《36氪每日商業精選》——11月21日

每天不到1元,深度資訊+主編點評,省時省心高效閱讀

【限時彩蛋】戳此訂閱,立減10元>>

深度资讯 | 拼多多单季净亏损23亿,黄铮却表示“百亿补贴”不会停
深度资讯 | 拼多多单季净亏损23亿,黄铮却表示“百亿补贴”不会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