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这一招可以拯救中国足球,刻不容缓,并非青训和校园足球

最近,中国足球又走上了风口浪尖,国青、国奥、国足三线溃败,球迷朋友又开始为国足出现算分了,都调侃道,又到了熟悉的算分环节。各大体育媒体及评论人也开始讨论如何让中国足球摆脱困境,国足的输球甚至惊动了很多圈外人,比如局座张召忠就表示,叙利亚踢出了民族精神,这也让他们最终赢球了。

只有这一招可以拯救中国足球,刻不容缓,并非青训和校园足球

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一直有一种声音,就是应当立足长远,开展校园足球,建立良好系统的青训体系,利用中国人口基数大的特点,培养一大批注册球员,扩大选材范围,这样就可以提高整体足球水平。这其中典型的代表是资深足球人张路老师。而很多国家也确实依靠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比如我们的近邻日本。

只有这一招可以拯救中国足球,刻不容缓,并非青训和校园足球

可以说,理论上讲,这种做法确实是非常不错的,也应该执行。可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忽略现实情况,你说要搞青训要搞校园足球,可是足球归根到底都是人在踢,现在又有几个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踢球呢?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国家队、中超踢球,剩下的孩子怎么办呢?而且国家队成绩那么差,每次输球都遭到外界的攻击和批评,这种足球环境,又会有几个家长觉得踢足球有前途呢?

只有这一招可以拯救中国足球,刻不容缓,并非青训和校园足球

另外,很多国家确实依靠青训取得了成功,但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因地制宜,我国的国情,基本上不存在专业训练和读书一起进行的可能性,那么请问青训从哪里做起呢?多少人能够放弃高考专业去踢球?而且现实情况是,青训可能也来不及了,随着这批国脚到了职业生涯的末年,已经出现了人才断档,国青队25年来首次无缘亚青赛,国奥队也是屡屡惨败,就靠这批人,可能我们以后连亚洲杯都进不去了。这样下去只会造成成绩糟糕-没人青训-成绩更糟糕的恶性循环。

只有这一招可以拯救中国足球,刻不容缓,并非青训和校园足球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实事求是,目前只有归化外国高水平球员,才能拯救中国足球。首先是,这次冲击世界杯,如果能有高拉特、阿兰、洛国富等高水平队员的加入,国足仍然有很大的希望进入世界杯。这样就会刺激一批孩子去踢球,青训才有了可用之才。然后再归化一些年纪较轻的队员,和下一批中实力相对好的张玉宁等人组成国家队,才能保证未来20年,我们还有机会打进世界杯甚至是亚洲杯。

只有这一招可以拯救中国足球,刻不容缓,并非青训和校园足球

目前两位已经入籍的归化国脚,李可和艾克森,都显示出了比国内球员高出来的水平,尤其是艾克森,虽然没有任何血缘,但是非常拼,输球之后,更是泪撒赛场。不过,我相信球迷也都看出来,场上没有人给艾克森传球,让他孤立无援。实际上,是因为国内中场球员竞技水平低,无法和艾克森配合,所以还是需要归化一些高水平运动员,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竞技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