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想要“夕阳红”,儿女们不置可否,主要就因为一套房子

七旬老人想要“夕阳红”,儿女们不置可否,主要就因为一套房子

【1】老人想找后老伴儿,孩子们不同意,真正原因意欲为何?

那年朱大爷虚岁整70了。在他62岁是时候,老伴儿不幸过世。朱大爷有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最大的孙子也快参加工作了。老伴儿走了之后,朱大爷一个人生活,有时候一个人在家,感到格外孤单。

好在朱大爷性格比较外向,经常跟老伙计们一块儿玩玩,就是找点事儿干,充实一下生活而已。仨孩子对老人也还不错,每逢节假日都会带着孩子来看看,陪着老人聊聊天。

孩子们也都正是当打之年,忙事业,忙家庭。老朱对孩子们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很理解孩子,能经常过来探望就已经比较知足。

对于老年人来讲,晚年生活没个伴儿陪着,其实是一件挺不幸的事儿。虽然不愁吃不愁喝,还住着一个不算小的房子,但是缺个人,心理上的这种孤单远远不是用经济条件能够抵的了的。

老伴儿已经走了八年了。这八年老朱过的挺痛苦,从悲伤到渐渐平复,从每天有个人一块拌拌嘴到守着空房的寂寞。看似外表豁达开朗,平时跟老伙伴儿们一块乐呵乐呵,但是这个岁数的人,内心的压抑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七旬老人想要“夕阳红”,儿女们不置可否,主要就因为一套房子

那个年代过来的老人,很多思想观念都是坚持“从一而终”。老朱思想比较开放,后来有了想找个后老伴儿的想法。这个想法他一直没敢张口给孩子们说,特别顾忌找个“后妈”让孩子们接受不了。就只是跟几个“老铁”们说过,有些人赞同,有些不置可否。其实从老朱想要的结果上,无非就是希望能得到一些“支持”而已。老伙伴们的反应,让老朱也左右摇摆。

后来老朱想通了,日子想怎么过是靠自己决定,管别人怎么看?终于鼓起勇气打算跟孩子们摊牌自己的想法。老朱也在假想,现在这个年代,孩子们思想应该都挺开放的,从他内心特别希望得到孩子们的支持。

当他跟三个孩子说起这个事儿的时候,没想到孩子们泼了一盆冷水!有的用“孝顺”,有的用感情,有的拿孙子说事,各种理由:

“我们平时也都经常来陪您,再说您也有好多老伙计,该吃吃、该玩玩,有事儿了我们照顾您。”“我们都挺想念我妈……”“孙子也这么大了,您说突然多了个奶奶,让他们怎么叫出口……”

为这事儿老朱特郁闷,也挺伤心。他不认为孩子说的没道理,但是孩子们是不是真理解自己?老朱琢磨了琢磨,没有完全自己下决定,希望有机会能跟每个孩子单独“私聊”,分开做孩子们的“思想工作”。

经过几次私聊,老朱大概明白了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之前孩子们的说辞确实是一个方面,但另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通过跟小儿子聊天的时候得知的:如果娶个后老伴儿,那今后老朱这套房子怎么分?如果老朱万一先走了,后老伴儿谁来照顾?毕竟不可能跟“后妈”有那么深的感情。

老朱现在总算比较全面的明白孩子们“阻挠”的真实原因了。看来自己的这套房子怎么分,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

【2】老人当众“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七旬老人想要“夕阳红”,儿女们不置可否,主要就因为一套房子

摸清楚原因之后,就得想解决办法。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要照顾到孩子们的感情问题,还得考虑房子今后的分配问题。老朱琢磨了好长时间,终于想明白了。于是,老朱把三个孩子全召集到一块儿,把自己的决定跟孩子们开诚布公:

“这些日子来,我也都跟你们沟通过,我特别理解你们的想法,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可能你们没到这个岁数,不能理解。今天我跟你们说的意思,希望你们先站在我的立场上,听听我的意见。

你妈走了之后,你们没有谁比我更难受!缓了这么多年才算缓过来点劲儿。我现在年纪大了,有时候哪怕就看着人家老两口一块儿出门买个菜,心里都特别不是滋味,自己一个人的那种感觉,你们体会不到,我想找个老伴儿,是想有个寄托。

你们可能也考虑到今后房子的问题。这个房子今后肯定都是你们的。你们都是孝顺孩子,对我的好我心里有数。现在这个房子,对我来说,我想让它成为一个家,不只是一个住的地方。对于你们来讲,是我和你妈能够留给你们的财产。

这个房子,我会写一份遗嘱,今后全都留给你们仨。

如果说我找了个合适的老伴儿,我还有个想法。万一我走前头了,我是希望你们也能照顾照顾人家,毕竟是陪着我的,咱不能亏待人家,就当是替我尽尽心意。”

话说到这个份上,孩子们也终于“身同感受”的体会到了老父亲的心理。孩子们之前看待这件事情,更多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子女们对老朱的想法是能理解的,只是不太接受。加上老朱那套价值不菲的房子,如果娶了后妈过来,这套房子弄不好就不完全落到孩子们名下,这个是不能接受的。至于说感情上的不接受,是必然的,孩子肯定对自己的亲妈更有感情,不可替代。

三个孩子最终接受了老父亲的决定。子女的认同,是给自己最大的支持,老朱一切顾虑随之消散……

【3】老人再婚,对子女而言,必然面临财产分配问题

对于很多晚年丧偶的老人,心理上的孤单可能远远重于经济上的压力。很多家庭的子女非常支持老人找后老伴儿,是出于对老人的考虑。但是,也有很多因素让孩子们不是那么情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人的财产如何分配的问题。

七旬老人想要“夕阳红”,儿女们不置可否,主要就因为一套房子

回到老朱这个事情上,这里面有个点我们展开分析一下:

老伴儿去世之后,房子不全是老朱一个人的。上面没有交代,在老伴儿去世之后,家里并没有办理继承手续,所以房子有一半儿的产权还没有产权人。简单算一下,老朱自己占1/2,跟三个孩子一起,四个人各自继承1/8。但是没做继承,这一半儿的份额全是“虚空”的,没有实际产权。

这个问题我们先不探讨,重点说说对于孩子们来讲,房子未来可能面临的分配情况

假设老朱娶了后老伴儿:

  • 如果后老伴儿走在老朱的前头,对子女而言,房产的分配不受影响。
  • 如果老朱走在后老伴儿的牵头,子女的份额就会受到影响。因为后老伴儿也同子女一样,会继承老朱的房产份额。这就是为什么子女有所顾虑、不太同意老朱续弦的原因。

所以,老朱最终的解决办法是:

通过订立一份遗嘱,指定孩子作为他的继承人,这样打消孩子们的顾虑;同时,老朱口头表达的很清楚,如果自己先走,还是希望孩子们能代替他照顾“后妈”这是完全出于感情和负责的角度,是做人的表现。

我认为老朱的处理方式是对的。

这里顺便再多说一句:老朱其实把房子通过遗嘱的方式全部给到子女是有瑕疵的,因为他无权处置所有的房产。当然,这里我们不去探讨如何订立遗嘱才能做到合法有效的问题,后续的相关文章再专题向朋友们介绍。

但是,老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结果,可以了。

结语

通过这个事情,希望给到的提示是:

1.老年人如何把自己晚年生活规划清楚非常重要。之前与很多朋友交流过,虽然很多家庭老年人“偏心眼”,但是也有很多老年人“不偏不倚”,自己对自己负责才最重要。规划的前提是自己想清楚。

2.很多情况下,财产的分配是很重要的事儿。很多顾忌、很多阻碍,其实都跟财产的传递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老年人来讲,提前做好财产分配规划,既要保障好自己的生活,又要公平的让子女安心,特别重要。


99%以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继承问题!请关注“一纸家书”头条号,持续为您讲述身边的遗嘱、继承故事,为您系统讲解遗嘱、继承专业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