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刊登市委書記邵革軍署名文章

堅決扛牢主體責任 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

遂寧市委書記 邵革軍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關係人心向背,關係事業興衰。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遂寧市委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堅持挺紀在前,深入貫徹中央、省委關於全面從嚴治黨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加強教育管理、完善制度機制、糾正不良作風、嚴肅懲治腐敗,不斷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為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提供了堅強政治保障。

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從嚴把好三個關口

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必須堅定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行動指南,嚴把思想政治教育、幹部選拔任用、廉潔從政從業“三個關口”,推進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嚴把思想政治教育關。思想政治教育是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的基礎性工作。市委把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第一重要任務,通過中心組學、宣講團講、新媒體宣、領導幹部談等方式,引領全市黨員幹部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把牢思想政治的“定盤星”,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嚴把幹部選拔任用關。用人導向不正,受危害最大的將是政治生態。市委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好乾部”標準,明確“崇尚實幹、注重實績、埋頭苦幹、敢於擔當、群眾公認”的用人導向,深入實施幹部實踐鍛鍊工程,每年選派300名優秀幹部到一線掛職鍛鍊,把政治過硬、勇於擔當、真抓實幹、群眾信賴的幹部選出來、用起來,為幹部樹起幹事創業的風向標。近年來,64%以上提拔到縣處級領導崗位的幹部來自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援藏援彝、信訪維穩等“六個一線”。出臺《遂寧市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十條措施》《關心關愛幹部激發幹事活力的七條措施》,為492名黨員幹部澄清是非,9名處分影響期滿且表現優秀的幹部得到提拔重用。

嚴把廉潔從政從業關。廉潔從政從業是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關鍵。市委堅持抓住黨委書記這個“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從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著手,創新制定公職人員政商交往“七要七禁四典範”清單、黨員幹部應享受待遇正面清單,確保政商交往有界、官商交往有戒。抓實日常廉潔管理,使用監督執紀第一、二種形態佔比達90.7%,有效防止小錯誤釀成大問題。充分發揮廉潔文化的引領作用,挖掘本地傳統廉潔文化元素,打造“蓮廉”“詩廉”“書廉”“鹽廉”“助廉”五位一體廉政文化建設格局,以“一代廉吏”張鵬翮為原型打造大型廉政川劇《蒼生在上》,代表四川進京參加2019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在省內外巡演36場。

堅決保持政治定力,強化正風反腐高壓態勢

市委始終保持堅強的政治定力,支持並全力保障紀檢監察機關充分發揮監督執紀問責、監督調查處置職責,堅定不移依法嚴懲腐敗,以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為經濟社會發展凝聚強大正能量。

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堅持扛牢黨風廉政建設領導者、執行者、推動者的政治責任,完善反腐敗領導和工作機制,制定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意見》,明確任務、壓實責任;堅持反腐敗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擔負好對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責任。今年以來,市委常委會研究黨風廉政建設重大事項17次,組織研究重大違紀案件20餘件,有力推動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向縱深發展。

堅持不懈糾正“四風”。黨員幹部作風是衡量一個地方政治生態的重要標尺。市委將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化作風建設列為黨委主體責任重要內容,先後開展正風肅紀“9+6”突出問題、扶貧領域“3+2”突出問題和“小金庫”專項整治,出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1910清單”,深入治理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四風”突出問題。近三年,全市查處“四風”問題1928件、處分1314人,不良風氣得到扭轉,民風社風向善向上。

有力削減腐敗存量遏制增量。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必須在有力削減存量、有效遏制增量上下功夫。市委結合深入開展“蒲波案”以案促改及“回頭看”工作,緊盯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工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和行業監督,堅持“一案雙查”,嚴肅查處貪汙賄賂、濫用職權、翫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紀違法行為。近三年立案數和處分人數逐年上升,在扶貧、教育、醫療衛生、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領域新增案件得到明顯遏制。

著力整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堅持“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的工作要求,創新開展扶貧領域“清淤護航”、掃黑除惡“破網打傘”、招投標亂象“專項治理”、陽光問廉“提檔升級”專項行動,深入開展“一卡通”專項治理和生豬保險保費補貼專項整治活動,持續3年分類開展“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整治,整治解決了一大批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招投標亂象“專項治理”行動審查調查18名公職人員,查處違法犯罪所得金額4700萬元;扶貧領域“清淤護航”行動處置問題線索316條,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0件30人,有效遏制了“蠅貪蟻腐”。

堅決紮緊制度籠子,抓實抓好源頭預防

市委堅持把完善體制機制作為治本之策,認真分析研判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制度機制漏洞,全方位扎牢關緊權力的制度籠子,引導黨員幹部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紮緊制度籠子。堅持從源頭上規範人權、財權、事權運行,先後改進黨委議事決策的議題設置制度、重要議題預告制度、重大事項決策全程紀實制度、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以及糾錯糾偏、責任倒查等多項制度規範,為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提供了指導性保障。研究建立黨建責任清單制、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市委常委會聽取區縣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制度等,以完善制度體系鞏固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

加強權力制約。樹牢“管好管住管牢權力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監督制約”的理念,把選人用人、土地出讓、城市建設、房屋拆遷等容易滋生腐敗和權力尋租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作為監督重點,公佈行政權力清單5358項,做細日常監督,嚴格巡察監督,深化派駐監督,常態化開展“陽光問廉·蓮裡同行”媒體監督,確保權力運行到哪裡,監督就延伸到哪裡。2017年以來,全市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線索900餘件,佔問題線索總數的17.8%。

完善監察機制。市委堅持鞏固紀檢監察機關“三轉”成果,將市紀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精簡為24個。深化紀檢監察綜合派駐改革,全市減少派駐機構166個,派駐力量更加集中、監督更加有效,綜合派駐改革當年取得立案數同比增長97%的顯著效果。全面推進監察向基層延伸,全市95個鄉鎮(街道)全部設置監察室,每個村(社區)均配備“監察工作信息員”,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在全省率先消除鄉鎮(街道)執紀審查“空白點”。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登市委书记邵革军署名文章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登市委书记邵革军署名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