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與戰國有何區別,為何後人要將其區分開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講述了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舉烽火大集諸侯。最終褒姒確實開心了,但它卻加速了西周滅亡。在“戲諸侯”後,犬戎入侵鎬京,幽王再舉烽火,而諸侯們害怕再次被戲弄,皆未前去支援。鎬京就此淪陷,周幽王亦死於亂軍之中。而此時,眾諸侯擁太子宜臼於申(今陝西省),是為平王。次年平王定都洛邑,迎來東周時代。而今天要討論的春秋與戰國實際上乃一脈相連,它倆一結合就在大體上貫穿著整個東周。既然如此,後人為何還要將它倆分為兩個時代?他們有著哪些實質性的差異?

春秋與戰國有何區別,為何後人要將其區分開

首先,筆者介紹一下這兩個時代的時間跨度。所謂“春秋時代”,亦指東周的前半期,即從周平王四十九年(魯隱公元年,前772)至周敬王三十九年(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所謂“戰國時代”則指東周後半期加上東周滅亡後的三十四年,即從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共二百五十九年。它們在時間線上十分連續,完全可以統稱為東周,但它們以下這幾個方面有很大的區別:

春秋與戰國有何區別,為何後人要將其區分開

一、政治尊崇由“尊王攘夷”變成“取而代之”

春秋時期,周王室雖已衰弱,但諸侯中尚有打著“尊王攘夷”旗號的霸主。比如齊桓公,他一生召集十多次諸侯盟會,並致力於抵拒狄夷。楚國曾一度北上,皆遭到他的討伐。他討伐理由之一就是楚國沒有把祭祀用的包茅貢獻給王室。而各國內部,政權也仍由貴族掌控。大夫階級雖有強橫者,但並未發生取而代之。到了戰國時期,分封制逐漸崩潰,中央越發集權,貴族權力萎縮。王室不再為諸侯尊重,列國氏族篡位也不再稀有。

二、土地所有權由貴族轉向平民

春秋時代的經濟,大體以農業為主。土地為貴族所有,農賦掌握在他們手中。儘管有少數的工人與商人,但大都服務於貴族。到了戰國時期,貴族日益沒落,土地所有權逐漸轉向平民,而農賦則直接進入國庫。工商業也不再為貴族服務,其身份與財富相對自由,故而出現了許多富可敵國的商賈,例如呂不韋。

春秋與戰國有何區別,為何後人要將其區分開

三、軍國主義擴張,滅國成了新目的

春秋時期的戰爭一般以車戰為主,諸侯國間的戰爭時長不過一天,傷亡也十分有限,甚至連俘虜都可以贖回。上文提到齊恆公一生召集十幾次盟約。這些盟約在春秋時期的約束力很強,可以維持相當長久的和平。儘管當時小國被滅亡乃家常便飯,但大國基本沒有被滅的可能。到了戰國時代,諸侯國間的戰術有了重大改革。比如,先前的車戰變成以步兵為主、騎兵為輔的人戰,這使戰爭的空間急劇擴大。再比如,戰爭的人數、時間、影響等,較之過去也都得到空前提升。而此時的國際條約不具備約束力,戰爭的目的更是上升到滅國的層次。越勾踐二十四年(前473),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攻滅吳國,吳國成了東周以來第一個被滅的大國。

春秋與戰國有何區別,為何後人要將其區分開

四、戎狄被同化,“諸夏”變“中國”

春秋時代,“諸夏”的範圍還相當狹小,僅限於黃河流域一帶。當時不但秦、楚、吳、越等大國被視為異類。就連在諸夏地區內部,也雜居著多種戎狄。但到了戰國時期,諸夏內地的戎狄多數被征服或同化,而邊境的秦、楚、越等國,也因長期吸收諸夏文化,漸而進入諸夏集團,使諸夏的範圍擴展成“中國”。而這種文化融合,又影響著列國的政治、經濟與思想。

五、教育不再是貴族的專利品

上文提到貴族階級的權力隨著分封制的瓦解日漸微弱。貴族專屬的東西有了平民化趨勢,比如教育。眾所周知平民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但到春秋末年,孔子第一次將貴族學術引入民間,私學開始興盛,但仍非常有限。直到戰國時期,由於各國國君廣泛招攬人才,平民受教育的機會才越發尋常化,而學術思想也大為昌盛。

春秋與戰國有何區別,為何後人要將其區分開

綜上,我們能夠非常直觀地瞭解春秋與戰國的差異。這種差異實際上是一種集權的表現。在諸侯爭霸的年代,一旦採取中央集權,貴族的權力就會削弱,經濟則更有力度,軍隊也能更加團結。可以說中央集權是那一時代的發展潮流,似乎哪個國家最集權,哪個國家就能勝出。秦王政則是看中這點,才能滅六國、稱始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