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国际旅交会,这几个展区很特别

全域旅游展区:

展现发展新理念新模式

本届国际旅交会,这几个展区很特别

今年国际旅交会上,全域旅游展区以其高科技布展,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本届全域旅游展区围绕全域旅游中的“全”字,进行寓意延伸设计,展台顶端整体设计采用圆形结构,并以全域旅游为核心,对外融合全链条产业集群,在展台宏观布局设计上展现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

展区将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典型示范案例”规划设计为9个版块,依次分布在展台两侧,集中展现全域旅游发展新时代、新战略、新作为,采用LED屏、图文结合形式展示,并融入VR体验、3DVR虚拟实景等多种创新科技手段,设置互动场景,突出体验式观展,打造集政策宣传、示范引领、新业态及新产品展示体验等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展示综合体”。

在现场,来自浙江长兴文旅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兴智慧旅游的基本情况。“长兴智慧旅游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长兴旅游微信‘一机游长兴’,二是长兴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总投资1200余万元,于2018年完成上线,主要为政府智慧管理、市场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一机游长兴’总投资150

余万元,于2017年上线,主要为游客提供资讯发布、景区导览、住宿预订、美食推荐等服务。”

记者了解到‘一机游长兴’,主要利用长兴旅游微信公众号实现全域全景导览、乐游长兴、关键词搜索等功能,为游客提供景区导览、语音讲解、景区酒店预订、特色旅游商品销售、美食推荐、游记攻略、动态资讯发布等功能。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主要对长兴全域及重点景区进行动态监测,一屏展现包含长兴县实时游客数据、累计数据、景区预警等数据,并实现来长游客来源地、游客性别构成、游客年龄分布、游客驻留时长、历史客流、过夜游等情况的综合分析,特别是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设置景区预警,为智慧旅游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在全域旅游展区展出的宜昌全景旅游平台是宜昌“智慧旅游”的基础性和支撑性项目。据了解,目前已经有60多个景点入驻到平台,是湖北省内首个综合服务类全景旅游产品。游客可以通过电脑端、手机端进入平台,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景区的魅力,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到景点的各种信息,全方位满足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

(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宇)

红色旅游展区:

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本届国际旅交会,这几个展区很特别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排雷英雄杜富国的故事。为边境安宁、战友平安,杜富国舍身忘己,展现了新时代的长征精神……”201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现场的红色旅游专题展区,来自贵州遵义的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吸引了许多观众。《把一生交给党》《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一个个生动的红色故事,深深打动着驻足倾听的人们。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红色旅游专题展区以“美丽中国 红色之旅”为主题,分为红色足迹、红色故事、红色记忆、红色文创、红色互动五大板块,从习近平书记的红色足迹到红色旅游景点凝结的红色记忆,从红色故事的生动讲述到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现场展示,全面立体地呈现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轨迹和取得的各项成果。

信步红色旅游专题展区,一个个红色旅游主题板块映入眼帘,一幅幅图片吸引着记者的注意:红色足迹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书记亲临红色旅游景区视察指导为主线,带领大家追寻红色足迹,从中国革命历史中汲取营养,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红色文创蕴含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审美理念,同时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满足了群众的多元需求。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委托中国旅游协会,面向全国遴选了红色旅游文创产品,从全国报送的600余件套文创产品和演艺作品里,遴选了200套文创产品和12部旅游演艺作品进入红色旅游资源库。

红色记忆长廊,主要通过“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浴血奋战的伟大斗争”“新中国的伟大诞生”“励精图治的伟大建设”“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新时代红色精神的伟大传承”七个篇章,结合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画面,展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带领观众重温革命历史,感受新时代红色旅游发展的魅力。

为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和旅游部定点扶贫县、革命老区等地发展红色旅游的支持,此次红色旅游展区还专门设置了推介专区,帮助相关目的地宣传特色红色资源,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红色互动版块借助AI技术,实现了人像和红色旅游景区背景的组合拍照。昆明市民蔡艳在展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AI互动屏幕上留下了她身穿军装与天安门城楼的合影,“这张照片的效果真好,我太喜欢了。”拿着这张合影,蔡艳还制作了一个帆布包,她表示,这种别样的“红色记忆”让她对于红色旅游的兴趣更加浓厚,“今后再外出旅游,我会对红色旅游景区多一分

关注。”

同时,展区还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了互动答题活动。按下屏幕上的“开始答题”按钮,前来观展的李丽一鼓作气完成了10道题目的作答。“我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即将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些题目检验了我对于红色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主动探索发掘红色文化和历史,这样的闯关答题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让我们可以参与其中。”

当前,红色旅游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形式更加创新、内涵更加丰富、品质更加提升、效益更加明显、合作更加开放、服务更加规范,红色旅游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红色旅游内涵式发展,完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凸显教育功能。而近年来,红色旅游接待数据的火爆又再一次体现了广大民众对于红色旅游的热情。红色旅游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宇 王菀)

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展区:

特色商品助力脱贫攻坚

本届国际旅交会,这几个展区很特别

在2019年的国际旅游交易会现场,有一个展区分外特别,就是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展区。这个展区的参展者来自甘肃、西藏、广西等地的贫困地区。

“我们来自贵州,这次带来的是特色草药香包产品,我们这个摊位是免费使用,主办方没收我们钱。”采访中,一位来自贵州的参展商告诉记者。

据介绍,为更好地发挥国家级展会的平台作用,激发贫困地区以文化和旅游商品促进脱贫攻坚的动力和活力,并以此形成交流互鉴,共同进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在201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专门开设“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展”展区,购买100个标准展位,免费提供给甘肃、西藏、广西等地的贫困地区,得到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的积极响应,以及贫困地区相关企业(从业者)的广泛好评。

该展区的100个标准展位,展出的是15个省(区、市)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旅游商品,主要以地方手工艺品、土特产及其加工品为主,涵盖服装服饰、日用品、工艺品,食品等品类。

在甘肃的2个展位上,记者看到了来自陇原、庆阳、天水、张掖等地的编织、刺绣、漆器和中草药制品。据了解,这些都是带动当地百姓参与、促进脱贫增收的明星产品。其中,参与企业之一的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为全省14个州市75个县的5万多名从事手工艺的“巧手”、280个经纪人建档,形成脱贫人才信息库,为统筹资源形成可持续产业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4个展位的参展商分别来自黎城、定襄、娄烦县以及山西南部一些贫困地区,展示的特色商品既有黎候虎、澄泥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物美价廉的民间绣活制品,还有现代艺术版画及其文创洐生品。

四川的4个展位的参展商,主要来自甘孜、自贡和攀枝花等地,产品既有川府特色食品、航空食品,也有民族特色文创产品,将藏羌彝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与生活结合,与民宿装饰展陈结合,兼具了民族风情和现代时尚感。

西藏自治区的展位展出的是以藏族传统文化元素与国际设计机构合作的成果,有藏香、藏毯、藏饰、织物、文化用品等多个类别的文创产品。

记者看到,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展出的产品突出了“长寿之乡”的特色,以长寿之乡原生态的优质物产,科学提炼有效元素,形成面向市场、针对现代人健康生活需要的产品。

“我们老板以前也是农民,家里会榨油,通过乡村旅游发现商机,改良了工艺和包装,形成游客带得走的’长寿产品’,并畅销广东、江浙等地。工厂现在年产值八九百万元人民币。”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展位上,一位健谈的年轻人跟记者聊起了家乡的变化,“我以前是贫困户,后来在厂里做销售,月收入八九千,早就脱贫了。”

“展出这些商品大多是在扶贫工作中,经过深入发掘和利用当地资源,形成的能够走向市场、为当地百姓带来可持续性收入的产品。”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在文旅融合之后,旅游扶贫产品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的发掘和利用,一些地方充分发挥当地传统工艺、民俗文化的独特优势,以商品体现地方的文化特色,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也使商品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因参与旅游商品的制作、生产,得到社会的认可,当地百姓不仅增加了收入,更增强了文化自信。(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宇)

度假休闲展区:

聚焦人民美好生活

本届国际旅交会,这几个展区很特别

在今年的国际旅交会现场,有一个展区非常特别,这就是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布展的度假休闲展区,该展区通过多元化的手段集中展示了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成果。

据介绍,该展区面积300平方米,共设计10了个展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象展示,一部分是度假休闲业态展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部分集中展示了2019年新晋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即广东河源巴伐利亚庄园、广西桂林遇龙河度假区、四川成都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和云南抚仙湖旅游度假区。

度假休闲业态部分则选择了冰雪、自驾、邮轮、休闲、温泉、康养等6种业态,该板块在代表性业态选择上也非常用心,在兼顾业态特色的情况下向贫困地区做了倾斜,邮轮旅游选择了上海市宝山区、文化休闲旅游选择了福建省福州市,冰雪旅游选择了河北省张家口市,自驾旅游选择了内蒙古阿尔山市,温泉旅游选择了贵州省铜仁石阡县,康养旅游选择了以岭健康城。

为进一步做好度假休闲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展现我国度假休闲旅游发展成果,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还以“度假休闲旅游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制作了度假休闲旅游宣传片,在度假休闲展区现场大屏幕滚动播放。同时,为扩大各地宣传推广效果,还准备了表演舞台,来自广东河源的客家竹林少女(双人舞),内蒙古阿尔山的《草原恋歌》,贵州石阡的《妹家当门有棵槐》《情姐下河洗衣裳》组合唱,广西阳朔的《爱上遇龙河》壮乡山歌对唱,云南玉溪澄江的傣族舞蹈《赶摆》和四川的茶艺表演轮番登台,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国际旅交会舞台,进一步扩大度假休闲品牌影响力,促进我国度假休闲旅游业态发展。(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宇)

本届国际旅交会,这几个展区很特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