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微信360躺槍!這些現金貸平臺涉嫌借名放貸

阿里微信360躺槍!這些現金貸平臺涉嫌借名放貸

阿里、微信、360為大家所熟知,但你聽過阿里分期、微信貸、融360嗎?在現金貸市場中,這些產品正藉著巨頭光環悄無聲息地放貸。

撰文 | 陳大柴

出品 | 熱浪財經

一些現金貸平臺在包裝完砍頭息之後,為塑造品牌形象和獲客引流,又玩起了新花樣。

近日,「熱浪財經」注意到現金貸市場上存在多款疑似碰瓷知名互聯網公司的現金貸產品。這些產品在取名時與阿里、微信、360等商標品牌高度重合,會讓部分用戶誤認為其為阿里、騰訊、360等互聯網公司旗下現金貸產品。

在這些現金貸產品中,融360、阿里分期、螞蟻閃電借、微信貸比較典型,曾被多位用戶投訴平臺涉嫌收取砍頭息、暴力催收、與相關現金貸平臺解除合作造成用戶逾期。

“借1000砍400”

據聚投訴平臺信息,融360、螞蟻閃電借、微信貸、阿里分期均有相關用戶投訴記錄,其中融360涉及13186條、螞蟻閃電借205條。在這些投訴中,大多數用戶每筆借款被收取300—500元的額外費用。

陳女士在螞蟻閃電借平臺於7月29日與8月12日分別借款1000元,週期為15天,利息為9.33元,年利率為24%。當她還款時得知,自己還被平臺強制購買了一款名為小說半月卡的虛擬產品,其價格為428元,利息為3.99,年利率為24%,綜合以上所有本金和利息,她到期需還1441.32元。

與陳女士不同,宋先生在阿里分期借款1000元被直接從本金減掉300,而還款時仍需按照1000元本金來還。宋先生表示,到還款日時該平臺告知支付通道出現故障導致暫不能還款,最終他被平臺判定為逾期,還被電話催收威脅。

而令沈女士頭疼的是其在融360平臺上的有錢用申請了一筆6000元分12期還的貸款,因融360與有錢用停止合作,導致她未能及時還款出現逾期。在詢問融360後被告知,融360是金融產品的信息展示平臺,不參與用戶與貸款機構方的借貸和催收等事宜。

阿里微信360躺槍!這些現金貸平臺涉嫌借名放貸

事實上監管為了整治砍頭息亂象,曾明確要求經營放貸業務必須依法取得經營資質,禁止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以及設定高額逾期利息、滯納金、罰息等。但面對監管禁令,非法現金貸平臺並沒收手,紛紛將砍頭息進行包裝,以購買虛擬商品或保險的形式繼續損害借款人利益。

涉嫌侵犯品牌商標

由於上述現金貸平臺名稱與相關互聯網公司或產品名稱非常相似,便引發了用戶和相關互聯網公司的質疑,其中融360更是被相關互聯網公司360公開討伐。

今年央視315曝光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714高炮”現象,重點點名了融360。隨後,360董事長周鴻禕表示融360和360公司沒有任何關係,涉嫌侵犯360的品牌商標。

阿里微信360躺槍!這些現金貸平臺涉嫌借名放貸

資料顯示,融360是一家為企業和個人提供貸款、信用卡及理財在線搜索和申請服務的平臺,目前已合作近10000家金融機構,涵蓋了30000款金融產品,其旗下簡普科技2017年11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微信貸則是由江川金融信息服務(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現金貸產品,於2014年4月開始上線運營,綜合微信貸官網信息和其他相關資料,其與微信並無關係。

阿里微信360躺槍!這些現金貸平臺涉嫌借名放貸


另外,「熱浪財經」通過查詢企查查和公開資料得知,螞蟻閃電借和阿里分期與阿里巴巴集團及旗下產品也均無關係。

業內人士分指出,現金貸市場產品繁多,競爭較為激烈,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獲客難度,同時砍頭息、暴力催收等亂象也會加劇一些現金貸平臺公信力危機,所以市場上就會出現一些現金貸平臺通過變相包裝提升名氣,以便更輕鬆地獲客。

就目前來看,無論是現金貸還是助貸平臺,監管政策都在進一步收緊。在此背景下,這些涉嫌山寨的現金貸產品如果仍頻頻違規,侵犯借款人利益,或將面臨著監管和相關互聯網公司雙重施壓。

阿里微信360躺槍!這些現金貸平臺涉嫌借名放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