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纠纷警情压降有高招:江苏海安“三色牌”让纠纷在源头化解

商圈纠纷警情压降有高招:江苏海安“三色牌”让纠纷在源头化解

“邱警官,门口的高音喇叭我已经撤掉了,能不能把店门口的红牌子卸了啊?”在江苏海安市区安达步行街上,一家李姓水果店老板对社区民警邱子钰说。

李老板所说的红牌子就是当地派出所在其店门上所挂的红色标牌。新开业不久的李某经常用高音喇叭宣传揽客,不仅噪音扰民,还与邻近商户纠纷不断,引发投诉多,经社区民警多次上门劝说无效,最后被贴上了“红色”标签,此后便经常受到社区民警和城管、工商部门上门巡查。

这是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对城市商圈采取三色预警动态监管出现的喜人局面。

商圈纠纷警情压降有高招:江苏海安“三色牌”让纠纷在源头化解

城南派出所地处海安主城区,年接警量1万余件,其中矛盾纠纷类警情占全市总数24%。辖区海陵社区是海安繁华商业核心圈,有中央商场、安达步行街、如意紫都三大商业区,因停车、消费、邻里矛盾等引发纠纷警情逐年增多,占全所纠纷警情的30.6%。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商圈纠纷居高不下的状况,城南派出所借助公调对接品牌优势,与辖区的社区、物业、城管、市场监督等单位和部门密切配合,组建了巡调一体的纠纷溯源快处工作队伍,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流程。每个商圈由2名民警、5名辅警、4名城管队员、12名物业人员、10名社区干部和2名市场监管人员组成,又依据划分的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安排3-4名联调人员,共计10支队伍,充分发挥各主体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以街面巡逻为载体,及时发现、介入纠纷源头,并对纠纷当事人、纠纷发生店铺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动态监管。对连续三次出现红色预警的“重点人员”、“重点区域(店铺)”,采取亮牌色、约谈主要负责人等措施开展源头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商圈已从源头调解纠纷657余起,矛盾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0.3%。

商圈纠纷警情压降有高招:江苏海安“三色牌”让纠纷在源头化解
商圈纠纷警情压降有高招:江苏海安“三色牌”让纠纷在源头化解

把社区警务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打造“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模式,构建融合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今年5月,城南派出所通过对“派出所基础平台”、社区“网格化信息系统”双网矛盾纠纷数据比对研判发现,位于如意紫都广场的焰鱼饭店经常因油烟污染、排风噪音问题遭受周围住户投诉。所里为此指令社区民警协同网格员、物业负责人、业主代表以及消防、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人员上门督促整改,最终促成店主对排烟管道进行改造,有效防止了投诉反复。

针对常见老年人的养生讲座、保健品推销等诈骗现象,城南派出所依托人流量较大的海陵商圈,在如意紫都广场、中央广场建立警民守望广场,自编自导自演小品节目,让群众在欢笑中增强了防诈骗意识。社区退休教师陆晓平说,看了民警们的小品后,就再也不相信那些充值返利的骗购鬼话了。

商圈纠纷警情压降有高招:江苏海安“三色牌”让纠纷在源头化解

警民广场活动还吸引了交警、经侦、刑警大队等其他部门民警以及社会志愿组织加入,拓宽了过去民警上门发放宣传单、警民联系卡等单一宣传方式,不仅增强了群众安全防范能力,也提高了公安机关的社会满意度。据统计,警民守望广场运行一年来,共开展各类活动20余次,接受群众咨询上千人次,累计为群众办实事近百件。

通讯员 朱子文 新华日报报记者 丁亚鹏

本文图片均由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