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战略赋能“槟榔经济”有望创造更多惊喜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如今的槟榔产业正在迎来新的机会,普普通通的槟榔,在产品深加工、绿色产业转型、政策鼓励的加持下,市场逐渐升温,小小槟榔有望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整个槟榔行业也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棵树”战略赋能“槟榔经济”有望创造更多惊喜

1 深耕“槟榔产业”助力海南经济发展

2019年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南省委书记、省长沈晓明提出一二三产融合,重点是和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三棵树”,即椰子树、橡胶树、槟榔树,以及海南特有的冬季瓜菜。这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大量关注,也被看做是农业领域新一轮战略调整:新调整将为槟榔行业发展进一步赋能,政策指引下,槟榔市场温度有望回升,同时提升了行业自信。

据悉,国内槟榔市场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向好,公开统计显示,2017年海南省槟榔产业总产值约260亿人民币,湖南省槟榔深加工及相关产业500-600亿。从经济效益看,海南省槟榔产业已超过橡胶、椰子,成为海南省热带作物重要产业之一,成为省中东部地区230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多方助推正在对槟榔产业的进一步崛起形成利好:

国务院办公厅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支持槟榔、咖啡、南药、茶叶等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毫无疑问,新方案亮明了国家对槟榔产业发展的态度。海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曾透露,未来几年内,将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的方式,延伸产业链,推动海南槟榔产业转型升级。

“三棵树”战略赋能“槟榔经济”有望创造更多惊喜

2 连接民生的千年槟榔文化传承

槟榔产业发展受到重视,源于槟榔自身的价值,小小槟榔是个宝,产出价值真不少,海南岛种植槟榔历史悠久,海南槟榔从珍贵的四大南药到黎族的爱情信物;从经济果实到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海南当地的“绿宝石”。从种植面积看,海南是全国槟榔种植大省,总产量占全国95%以上。

从种植、加工程序来看,槟榔产业完成了自身的蜕变,从过去光种不管的懒人树到有机种养、精细管护,从散户种植经营到合作社抱团闯市场,从传统土灶烟熏火烤到自动化电炉环保加工,槟榔产量占全国九成的海南正着力推进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200多万农民脱贫有后劲。

“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吊吊手,街上走,嚼槟榔,交朋友”一些民间流传的小调、谚语等均反映了人们对槟榔的喜爱,自古以来槟榔就是东南沿海居民迎宾敬客、款待亲朋的佳果。海南待客有“茶,烟,酒,槟”等四种等级,槟榔只有在迎贵宾,婚庆等重大节日才摆上筵席,待客可以不用烟,不用茶,只要敬上一口槟榔,就足以表示主人的诚意了。

“三棵树”战略赋能“槟榔经济”有望创造更多惊喜

3 健康意识促产业升级

家喻户晓的《本草纲目》里关于槟榔的文字记载为:“槟榔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疬”。《本草纲目》还有一句:“槟榔扶留,可以忘忧”,这“忘忧”倒不是说槟榔能如“忘情水”一般,实质是在强调其提神快的特点。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槟榔的科学食用也受到诸多关注

,食用的人会看重品牌,选去掉槟榔芯、无烟熏工艺的。不过,业内专家还是提醒大家,注意适量进食,“味道诱人,但不建议贪吃。” 任何过量食用行为,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政策进一步助推了行业的发展,海南省农业厅开出了“产业升级”的药方。在槟榔初加工产业的转型上,持续对槟榔初加工产业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同时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进专业型技术人才。随着政策的逐步释放,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深加工产业的全面转型,槟榔产业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小小的槟榔,还会继续创造更多惊喜。

(专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