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山貨 乘電商東風“出山”


原標題:貴州赫章山貨 乘電商東風“出山”

赫章山貨 乘電商東風“出山”

工人正在生產“棗加核桃”。 石小杰 攝

  中新網貴州赫章11月18日電 (石小杰)“收入可以說是天翻地覆,以前想都不敢想能在家門口掙這麼多錢。”貴州省赫章縣平橋鎮中山村的村民譚紅蘭告訴記者,在“家門口”的電商公司上班,每個月都能有3000多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

赫章山貨 乘電商東風“出山”

吳傳亮在查看食品包裝箱。 石小杰 攝

  譚紅蘭口中“家門口”的電商公司,是赫章縣返鄉創業人才顧慶菊、吳傳亮於2016年9月12日共同成立的一家以生產、加工、銷售地方特色產品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目前有員工80人左右,每年產品銷售額480餘萬元。

  “產品目前包括紅棗夾核桃仁、開口松子、核桃油、紫蘇油、野山豬臘肉、臘腸、乾土豆片等。”吳傳亮介紹,為了讓這些“深閨山貨”推向全國市場,公司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利用電商推動產業發展,讓更多的貧困戶參與進來,從而加速脫貧步伐。

赫章山貨 乘電商東風“出山”

平山電子商務平臺一隅。 石小杰 攝

  “打工生活兩不誤,掙錢就在家門口。”47歲的邱美菊是平橋鎮中山村的村民,來這裡打工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她告訴記者,自己之前一直在家種地,餵雞、餵豬,一年收入只有一萬元左右,自從來這裡工作,現在一個月綜合收入有3500元左右,而且中午休息兩小時還可以回家做飯。

赫章山貨 乘電商東風“出山”

工人正在生產“棗加核桃”。 石小杰 攝

  “赫章核桃”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因殼薄、仁飽滿、味香純而著稱。近年來,“小核桃”在赫章發展出了“大產業”。作為貴州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赫章縣立足獨特的氣候特徵和資源優勢,堅持把發展核桃產業作為產業化扶貧的主要抓手,將核桃產業與脫貧攻堅、生態建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統籌推進。

  數據顯示,赫章縣目前種植核桃166萬畝,掛果核桃30萬畝,堅果年產量3.75萬噸,年產值近15億元。

  為了進一步擴大銷路,讓貴州赫章“山裡的寶”走出大山,成為“大家的寶”,赫章縣相繼引進多家加工企業,生產了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油、核桃工藝品等系列產品,並在國內外建立營銷網點,“線上+線下”齊發力,助推山貨“出山”。

  “2019年‘雙十一’的毛收入到目前有45萬元左右。”吳傳亮邊查看剛購進的食品包裝箱邊告訴記者,這次又進了一萬多件包裝箱,估計兩個月不到就要再進一批。

  如何讓“養在深閨”的“貴州山貨”走出深山、推向全國?貴州省這幾年來一直巧借電商力量,以貧困縣、貧困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完善電商扶貧服務體系,並採取政府補貼、快遞抱團下鄉等措施,打造“黔貨出山”集散平臺。

  圍繞全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貴州省運用大數據對農產品銷售情況和村級站點運營情況進行監測、統計和分析,指導農產品種植加工,促進農村網購發展。如今,農村電子商務正以以點帶面的態勢在貴州發展,截至2019年5月,貴州已建設了一萬多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助推“黔貨出山”。(完)

轉自: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