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酬提高三倍,群演卻躲著吳京的電影,一個影視界的“攀登者”

《攀登者》,吳京又一次重現了他拍戰狼前去實地訓練體驗的精神;

《攀登者》,為了拍攝,吳京去了崗什卡雪峰,專門進行極寒訓練;

《攀登者》,拍攝時每一位演員都要揹著有17公斤重的行囊與氧氣瓶等裝備登山;

《攀登者》,戲中的雪坡都是要演員自己爬、實際演,專門學攀冰;

《攀登者》,是中國第一次嘗試登山冒險題材,又是吳京的第一次嘗試!

報酬提高三倍,群演卻躲著吳京的電影,一個影視界的“攀登者”

“流量”下電影的焦躁

曾經幾何,“流量”成了影視劇的風向標,互聯網的興起導致“流量”成了影視從業者瘋狂追捧的唯一原點座標,演技、職業素養卻被丟棄在了數軸座標的第四象限。

導演馮小剛甚至爆出金句:“那麼多的垃圾觀眾,捧起了那麼多的垃圾電影!”

在這場“流量為王”的盛宴中,扒去“流量”的浮華,總有一部分人因“流量”而流逝,也有一部分人因“流量”而積澱,浮華抹去,他們依舊光彩。

報酬提高三倍,群演卻躲著吳京的電影,一個影視界的“攀登者”

“你們只是關注我的報酬多少,卻看不到我的努力與付出”

廣電局明確出文限制演員薪酬所佔總投資的比例,出境拍攝全靠摳圖被觀眾質疑專業素養時時竟然回應“你們只是看得到我的錢,卻看不到我的努力與付出”,而事實是觀眾的確從她的作品中看不到任何的努力和付出,她的疑問與不滿觀眾終究給出了入木三分的答覆,而她所謂的努力與付出只不過是滿足自我慾望的走穴串店和假言歡笑的買賣。

就好比,你出錢請我,應該是對得起我“過億”的流量,而不應該關注或者對得起我的能力,你出錢就是為我的流量付費,而不是為我的能力、演技、努力和實力付費,或者說流量就是我的能力,流量就是我的演技。

報酬提高三倍,群演卻躲著吳京的電影,一個影視界的“攀登者”

“和他們合作真爽”

不過,短短几年間,純“流量”已經成為了過街的耗子,已經攪不動這片市場,取而代之,突破自我的實力和演技迴歸成為了觀眾心中的寵兒,就比如吳京、張譯!

有人說他們的作品一般甚至是爛片,有人說他們的作品太過旋律,有人說他們的成功過於偶然,只是抓住了觀影者的心態!

如果真是偶然,為什麼同樣的題材,同樣的IP,他們的作品能被觀眾認可,能被市場認可,其他人就不行!

報酬提高三倍,群演卻躲著吳京的電影,一個影視界的“攀登者”

一個人為了一部電影,花了18個月的時間去實地訓練體驗,還順帶破了好多記錄,看起來平平淡淡幾件事、幾句話,我們就能想象得出他所付出的努力!

就像陳道明所說,這只是他們每個演員工作和職業應該做的,沒有什麼可宣揚、驕傲的,不像有些娛樂圈的人,手指受點小傷、被蚊子叮個包就要發微博、當做話題,展示自己努力。

而有的人卻通過默默無聲的努力、拼搏,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取得觀眾的一步步認可!

一個人為了一部市場前景未知的電影,賣房押寶,其實押的是自己的能力的寶、押的是自己努力的寶,能夠想得到吳京所擔負的壓力和對自己的信心!偏偏就是少了“流量”。

為了一部電影宣傳,親自跑遍各大小影院努力宣傳,看得出吳京的努力、執著和一股子拼勁兒。

在談到與倪大紅、吳剛的合作感受時,吳京順口蹦出的是“和他們合作真爽”,這既是尊重,也是他自己對於一個演員應有追求的自我約束,更是他的自我肯定。

報酬提高三倍,群演卻躲著吳京的電影,一個影視界的“攀登者”

四部被當做是偶然的高質量影片,卻任然征服不了部分人的心!

當人們說他的《戰狼1》的成功屬於偶然!然後有了《戰狼2》,又說是因為愛國主義情懷!後再有了他帶著“小破球”去流浪,最終又安全靠岸,被觀眾讚譽“為我們打開了科幻世界的大門!”

他可真是坎坷,先是找不到願意合作的演員,在流傳出投資方撤資,後又抵押房產拍戲,在《流浪地球》中,又被導演放長線釣大魚似的由客串到少拿酬勞,再到倒貼錢,被導演一步步按在劇組摩擦,他可能知道自己曾經所遇到的困難,所以才感同身受,對於好的作品,他情願被按在劇組摩擦摩擦,就這樣還是有好多的觀眾說他選劇本、選題材的眼光真毒,卻不說一句:他那麼努力!

黃渤曾經說出他自己的感受:在你沒有紅,沒有出名的時候,你毫無存在感,都沒有人搭理你;當你紅了的時候,就會有好多人在面前獻殷勤!

吳京,人紅了,作品紅了,卻好像連被獻殷勤的資格都沒有得到!

報酬提高三倍,群演卻躲著吳京的電影,一個影視界的“攀登者”

沒有上映,卻被惡評如潮,史上頭一遭!

《攀登者》還沒有上映,竟收穫差評5000餘條,用惡評如潮形容並不過分但是他的努力卻看在觀眾眼裡。

吳京在接受採訪時說過:一些群眾演員只要一聽到是去演吳京劇組的戲,給多少錢都不願意去,就是因為太過辛苦!這樣努力的演員,他的作品能夠差到哪裡去。

報酬提高三倍,群演卻躲著吳京的電影,一個影視界的“攀登者”

報酬提高三倍,群演卻躲著吳京的電影,一個影視界的“攀登者”

就像徐錚說:“他、黃渤、沈騰一起去吃飯,服務員一看見他們就大笑”,問之為什麼笑,被答之:“不為什麼,就是看見你們就想笑。”我覺得這是對一個喜劇演員或者是對一個演員莫大的褒獎吧。因為他們的表演藝術或者說是演繹效果對於觀眾來說已經入骨附髓。

吳京如今坐上了中國票房第一的座位,可以說是對自己的付出、努力的一種強有力回報,他沒有靠著知名度,沒有靠著手眼通天的人物,他靠得是自己!

不惑之年,《戰狼》,《流浪地球》,《攀登者》,不同類型的影片,他的成功不是靠偶然,無論怎樣,他的電影對得起他的票房。

剝去“浮華”裹身,才看得見誰是腦滿腸肥!

撇去“流量”喧囂,才看得見誰能靜水流深!

他可以不是中國電影的標杆,但他絕對是我們電影和演員努力追尋上進的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