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药真的存在吗?醉了来医院是否就真的万事大吉

很多人都以为,不论喝了多少酒,只要去了医院就会没事儿,医院总有办法治疗。(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为何大家都会有这样的错觉?)

今天齐大夫就带大家破解解酒谣言。

解酒药真的存在吗?醉了来医院是否就真的万事大吉

喝了这么多年,有人感觉酒很香,有人感觉酒很辣,这是为什么?

啥?这种问题还用问,好喝就行了呗。

咳咳,列位看官,纵然您驰骋江湖几十年,喝罢美酒琼浆无数,关于酒为何物,不见得人人了然于胸也。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我们日常饮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数有60度以上的(一般人极难拿的下来,酒神请便)。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现在医院里酒精的使用地位也已经下降了有更好的络合碘上位了),提纯到99.5%以上为无水乙醇(这种物质常作为固态燃料使用,列位吃干锅的时候常见到)。有人之所以感觉酒香,是因为里面含有酯;之所以辛辣是因为有醛类,尤其是乙醛。

解酒药真的存在吗?醉了来医院是否就真的万事大吉


酒在体内是怎么代谢的?

空腹饮酒时,前一小时之内有60%的酒被吸收,2小时吸收量已达95%。如果胃内有食物,可以延缓乙醇的吸收(空腹喝酒容易醉原因在此)。

饮入的乙醇80%由小肠吸收,其余由胃吸收。乙醇吸收后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大约有90%在肝脏由“乙醇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转化为乙醛,由醛脱氢酶进一步氧化为乙酸。最后在体内经过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约2%的乙醇经肺和肾脏排出。(总之,知道它主要在肝脏代谢就好)

解酒药真的存在吗?醉了来医院是否就真的万事大吉


乙醇既然是经过肝脏代谢,它是不是只损害肝脏呢?

  • 显然不是。乙醇对身体的损害几乎是全身性的,除了会造成酒精性肝炎与肝硬化以外,还有如下系统或脏器的严重损害。
  • 神经系统的损害,大家感受最明显。首先,小剂量乙醇有兴奋中枢的作用(有些人发酒疯就是喝的还不够多);随着剂量的增加,乙醇开始抑制小脑以及边缘系统等,让我们感觉晕乎乎的、走路不稳;剂量再进一步增加,大脑皮层也被抑制,饮酒者开始出现昏迷、血压下降(视个人酒量而定)。而如果长期饮酒,人还会变得迟钝,甚至出现双手与身体的震颤(可能是引起了肝豆状核变性),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
解酒药真的存在吗?醉了来医院是否就真的万事大吉

  • 接下来是心血管系统。几乎人人都深受其害,齐大夫小的时候也听过这样的谣言——“适量饮酒可以软化血管”。现阶段,没有文献可以证明喝酒对血管有益。反而是长期饮酒的人罹患冠心病与高血压的风险在增加(有些饮酒者会经常跟我说他的感受:喝完酒以后血压低了,是不是还有降压作用?事实上,酒对血压的降低是干扰神经系统对血管的支配作用来实现的,酒劲一过,血压会反射性升的更高)。除此之外,心律失常的发病风险更高。临床发现,房颤的发生率与饮酒关系密切(很多饮酒的病人已经知道了此病,饮酒后常会感觉心悸)。
解酒药真的存在吗?醉了来医院是否就真的万事大吉

心脏电传导与机械收缩图

  • 急性胰腺炎几乎是喝酒的专利。酒后出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死亡的患者很多,在医学上此病救治成功率很低。而且,胰腺的作用不言而喻,各种消化酶都是由胰腺产生并帮助我们消化吃进去的各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胃,胃的最大作用就是将食物碾碎,而主要消化靠胰腺来完成)。
  • 血糖的控制也是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来进行调节的,胰腺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糖尿病的产生,往往并不是因为吃糖多的结果,恰恰是饮酒等相关的不良因素对胰腺造成了破坏,或者使胰岛素受体感应能力下降,所造成的。
  • 精神依赖的严重性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喝酒真的有瘾。在有些国家和地区,酒甚至和毒品一样也是违禁品。长期饮酒致人精神依赖,戒酒困难,戒断综合征有时候还可致命。
解酒药真的存在吗?醉了来医院是否就真的万事大吉


听说喝糖水、浓茶、注射纳洛酮能解酒是真的吗?

  • 首先,从目前的文献上和急诊的急性酒精中毒的相关指南上看,并没有什么药能使乙醇分解并降低乙醇对人体脏器的损害。
  • 糖水、浓茶等并不能解酒,也不能保护饮酒后酒精对人体的伤害。糖水只是补充酒精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造成的低血糖,浓茶也只是通过少量的儿茶酚胺使人保持一定的兴奋而不至于昏迷,其作用也相当有限。它们的作用微乎其微,并且,并不能解酒,也不能保护脏器,甚至对酒精中毒的治疗没有价值。
  • 纳洛酮倒是在临床上经常使用,但纳洛酮的药理机制是对抗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并不是解酒药,也没有保护脏器的作用,更不能挽救已经损伤的脏器。
解酒药真的存在吗?醉了来医院是否就真的万事大吉


如何解酒,或者说如何保护醉酒者?

齐大夫忠告:何以解酒,唯有不喝。

从医学治疗的角度上来说,醉酒,或者说乙醇中毒,临床上的处理方案主要分两块:

  1. 饮酒者在院外:患者此时不在医院,如果饮酒量少,意识清楚,且无恶心呕吐的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如果人事不省,则需要至少有一人在患者身边,将患者侧卧、仰头保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尽早送医院或拨打120送医院。
  2. 饮酒者在医院:如果饮酒量少,仅有腹部不适,常以保护胃黏膜、保肝类药物、维持电解质平衡等药物应用,并给予保暖。如果患者已经陷入昏迷,尽快清除消化道内还没有被吸收的酒精,而已经吸收了的,我们只能等着它慢慢地被代谢,只是有些患者中毒很深,呼吸被抑制,脏器被损害,有生命危险,我们还要给患者的呼吸做支持(如呼吸机),给脏器尽可能的做保护(如透析和IABP等),保证病人能先活下来。
解酒药真的存在吗?醉了来医院是否就真的万事大吉

昏迷患者体位摆放

可话又说回来,被损害的脏器,是不是每次都能安然无恙的被逆转呢?答案是否定的。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官都已经知道,肝硬化目前在临床上是无解的,即使现在的医疗手段已经能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可又有几人能平安的度过后半生呢?又有几人能承受那高昂的治疗费用?而又有几人能撑到合适的肝源出现呢?

不只是肝脏,临床上,任何脏器的损害,一直都是医学关注的焦点。因为目前医学的能力还很有限,一旦有脏器造成不可逆性的伤害,我们能做的,就只是让身体这辆车向他的终点开的慢一点而已(有时候就相当于把它的速度从100迈变成90迈的区别),但它还是在以一个很快的速度撞向南墙终点,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列为看官,并不是身体坏掉了才知道要治疗、要补救。很多时候,脏器的损坏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好的治疗,其实是不伤害。

下期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